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陳方安生 Anson Chan:香港如何尋求政治妥協 ,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梁麗幗


3小時 · 


佔領行動已經遍地開花,廣大市民以身犯險,用公民抗命方式,要求特首梁振英辭職,把人大政改框架推倒重來,展現香港社會史無前例的道德力量與抗爭精神。然而,特區政府官員及一眾建制派政客,只靠警察武力對付示威者,對市民合理訴求依然無動於衷,猶如一群政治「活死人」,自絕於市民,盡失民心,無法再有效管治香港。

我們相信,任何真心愛護香港的人,面對如此僵局,都不應就手旁觀,尤其是身居要職的精英人士,更是責無旁貸。我們在此呼籲,全港問責局官員、行政會議成員、官委公職人員(大學校長、諮詢委員會成員等等),不論上下,由自身出發,加入不合作運動,用辭職方式,以示抗議,要求特首辭職,把政改馬上推倒重來,解決僵局。


同時,我們全港市民,動員一切力量,以打電話、發電郵、寫公開信、示威抗議等等方式,向所有官員及公職人員游說,施以公眾壓力,要求他們以辭職方式,迫使特首下台,讓政改能重回正軌。

建議名單(其他諮詢機構委員名單待加)

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
林煥光、鄭耀棠、史美倫、胡紅玉、李國章、廖長城、周松崗、張學明、羅范椒芬、張志剛、陳智思、李慧琼、葉劉淑儀、林健鋒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
鄧國威 先生, JP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蘇錦樑 先生, GBS, JP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梁敬國 先生, JP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
陳百里 博士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
譚志源 先生, GBS, JP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劉江華 先生, JP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
陳岳鵬 先生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政治助理
黃錦星 先生, JP 環境局局長
陸恭蕙 女士, JP 環境局副局長
區詠芷 女士 環境局局長政治助理
陳茂波先生, MH, JP (放假: 29.9.2014 上午) 發展局局長
馬紹祥 先生, JP 發展局副局長
馮英倫 先生 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
吳克儉 先生, SBS,JP 教育局局長
楊潤雄 先生, JP 教育局副局長
施俊輝 先生 教育局局長政治助理
陳家強教授 , GBS,JP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劉怡翔 先生, JP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
趙必立 先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政治助理
高永文 醫生, BBS, JP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
陳肇始 教授 , JP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
陳凱欣 女士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政治助理
曾德成 先生, GBS,JP 民政事務局局長
許曉暉 女士, SBS, JP 民政事務局副局長
徐英偉 先生 民政事務局局長政治助理
張建宗 先生, GBS, JP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蕭偉強 先生, JP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
黎穎瑜 女士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政治助理
黎棟國 先生, SBS, IDSM, JP 保安局局長
李家超 先生, PDSM, PMSM, JP 保安局副局長
劉富生 先生 保安局局長政治助理
張炳良教授 , GBS, JP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邱誠武 先生, JP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
胡韻珊 女士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政治助理
陳方安生:香港如何尋求政治妥協
過去一周時間裡,香港學生走上街頭,支持民主的抗議者則計劃在未來一周,在這座重要的亞洲金融中心的核心地帶舉行靜坐示威。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Anson Chan)支持香港實現更大民主,她一直敢於發聲也善於發聲,現在正嘗試與親北京的陣營就如何選舉這座城市的領導人,即行政長官,尋求一些妥協的空間。陳方安生曾在最後一屆港英殖民政府中領導行政部門,並且在1997年香港移交給中國後的最初幾年裡,繼續擔任這一職務。她表示,希望改變香港由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的產生方式。這些人中大多數忠於北京的中央政府,其中許多人是由旅遊、會計等一系列行業協會挑選的。
如果香港實行普選制,上述1200人將會轉變成提名委員會,篩選下一任行政長官的候選人資格。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個月公布了苛刻的指導原則,規定了提名委員會的運作方式。這些指示在香港激起了示威抗議,被稱為「佔領中環」(Occupy Central)的靜坐示威在下周舉行的計劃也應運而生。民主倡導人士擔心,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方式,會導致只有親北京的候選人才能參加競選,剝奪了香港選民真正的選擇權。
儘管陳方安生對北京的意見感到失望,但是她認為這個體制還是有一些改善的空間,即使是在嚴苛的指導意見框架內。目前,來自功能界別,如保險業、信息科技、旅遊等產業的許多委員,不是由個人挑選出來,而是由組織挑選出的,因而可以想見會支持北京。在一次訪談中,陳方安生討論了允許這些行業的從業者通過投票產生選舉人的可能性,這樣的制度可能會產生一些較為同情民主派的委員。
:一些立法會議員,比如親北京政黨新民黨(New People』s Party)的議員葉劉淑儀(Regina Ip)提出,在全國人大的原則所限定的範圍內,對功能界別進行調整。他們表示,還有活動空間。
:這是我的團體現在關注的一個領域。我們正在探究每一種可能性,尋找活動的空間。但是你知道政府已經提出了什麼立場嗎?當然,他們會在親政府的報紙上放些試探性的消息。他們最近通過《東方日報》發出的提議里說,「是的,我們正在研究擴大四個界別的代表性。」
例如,不再向產業日漸消亡的漁農界給予60個席位,而是削減20個,比如減到40個。之後還會向婦女界賦予投票權。為什麼是婦女界呢?因為他們很清楚所有的婦女團體,所謂的宗親會、福利會,以及NGO等等,完全是由親北京的人士主導的。這種程度的滲透在過去幾年裡一直在穩步發生,所以他們才這樣高興地說,「很好,表面看來我的確實在擴大代表性。」
但是他們會以客觀的立場,吸納那些中立,而且準備客觀看待局面的人嗎?不會的,他們會吸納自己的親信,從而確保你想要的票數都能投出來。
:你認為活動的空間在哪裡?
:我做過的事情有,嘗試讓一些個別的功能界別向政府施壓,擴大自己選民的規模。基本上,如果這種訴求是他們自己提出的,就最好了。比如,我們看保險業的功能界別。沒有理由當前只讓團體投票,畢竟保險業所有人都需要註冊成經紀人的。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取消團體投票,讓每一個註冊的保險經紀人都能投票。這樣就能馬上提高代表性。類似地,我也在嘗試讓資訊科技、旅遊業等等界別參與進來。我給這些人當中的許多人寫過信,問他們為什麼不考慮一下怎樣擴大自己的選民面,為什麼不向政府提建議?我會很樂意過來和你們聊聊,或許可以和你們討論一下有哪些可能性。
:那麼,這些人當中,包括IT專業人士、旅行社職員,會比團體投票更同情民主嗎?
:至少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更難控制每一張選票怎麼投,但現在通過團體投票就可以控制。因為你看這1200人,我可以跟你講,其中950人肯定在北京的口袋裡,完全會遵命行事。
:所以關鍵在於降低950這個數字?
:是的,把團體投票替換掉。我注意到人大的決定並沒有明確表示,會保留團體投票。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探索。
:所以有迴旋的餘地?
:如果政府有意願的話。但是像往常一樣,對於白紙黑字寫下來的東西,他們也可以選擇用自己希望的任何一種老方法去解讀。
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是《紐約時報》記者。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相片

港大學生會會長梁麗幗:

「我留下來等被警察帶走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我很努力考上港大政法
我很努力希望令世界變得更好 ⋯⋯更多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Yvonne Leung Lai Kwok


港大學生會會長梁麗幗:

「我留下來等被警察帶走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我很努力考上港大政法
我很努力希望令世界變得更好
但我知道如今不論我多努力
代議政制不會為我帶來民主
法律不會為我帶來公義
四個月前我不想上莊 很不想做會長
如今我慶幸自己當日學會承擔
未必有人留在身邊了 但公義卻留在我心中
三百人在立法會示威區和平靜坐 卻要被人帶走
這還是香港嗎?」



陳方安生 Anson Chan
陳方安生:北京想讓香港人知道誰是主子


在英殖民政府執政的最後幾年,以及1997年回歸後的頭四年,Anson Chan)一直是香港政府的第二號人物。任職期間,常有人稱她為香港的「鐵娘子」,是亞洲最具權勢的女性之一。
如今她最關心的是確保香港回歸中國時的約定能得以履行,按照現行的《基本法》規定,香港人到2017年將可以自行選擇該地區的行政長官。
  • 檢視大圖前香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
    Victor Fraile/Reuters
    前香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

相关文章

對香港的現任領導人以及北京政府的干涉,現年74歲的陳方安生表達了越來越多的不滿,她認為北京的干涉越來越強橫了。幾個月前,她聽聞英國的滙豐銀行(HSBC)和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抽撤了在《蘋果日報》的廣告,而那是香港最受歡迎的報紙之一。該報稱,銀行是在北京的施壓下做出這個決定的,報紙的批判性報道激怒了北京政府。
在一次採訪中,陳方安生談到了她和銀行高層的信件往來,以及北京政府對香港的控制。在她看來,這種控制在收緊,而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北京本來承諾香港可以保持高度自治,直到2047年。以下是經過編輯的訪談節選:
:關於企業撤廣告的事,此前中國國有企業以及和中國有業務往來的本地公司不是一直在這麼做嗎?
:某種程度上講,我不能容忍這種行為,但是能理解本地華人企業,尤其是想在中國做生意的,會被迫去接受。但像滙豐、渣打這樣的國際銀行若如此行事,就是在步入歧途了。下次他們再來說我們不想讓你們和某些客戶做生意怎麼辦?你也屈服嗎?
一個在全世界多數地方都有強勢存在的國際銀行,如果要有了這樣的舉動,是在向香港人傳達什麼樣的訊息呢?這些人正在拚死抗爭,希望能如實依照「一國兩制」對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加以保護,維持我們當前所享有的法治以及所有的權利和自由。那些香港的普通百姓還有什麼希望呢?你們這樣做,其他和你們有業務往來的國家看到,又會怎麼想呢?
:銀行說這些決定都是出於商業上的考量,他們在信中給出的回答,你能接受嗎?
:它們沒有否認它們已經從《蘋果日報》撤出廣告,對不對?它們肯定沒有給出我想得到的保證。
像滙豐這樣的銀行,你一定要問它:『為什麼要從這座城市銷量最好的報紙之一撤下廣告?是什麼促使你們這麼做的?』
我認為這很能說明問題。首先,你沒有否認存在此事。我要求你給出一個明確的保證。你沒有給。這樣一來我還能得出什麼結論?
:為什麼中國政府要針對《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大概是僅存的一個還能保持相當獨立性的報紙,敢於表達自己對北京的不滿,敢於批評特區政府。現在有這個膽量的報紙已經不多了。在平面媒體甚至電視上,自我審查的情況越來越多。
在過去,他們至少是暗地裡悄悄做的。現在有一個狀況讓我們很擔心,他們可以公然干涉,甚至都不打算掩飾了。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們想要讓你明白誰是主子。他們認為我們是無可奈何的,因為你可以看到,他們不只是對香港這樣,其他很多問題也是這樣處理的。他們越來越強勢,因為所有人都表現出我們很需要跟你做生意、投資的樣子。很不幸,有錢能使鬼推磨。
如果你這時候選擇退縮,沉默不語,你就是在慫恿他們下次給出更過分的要求。要到什麼時候才會說受夠了呢?
如果銀行真是做過周全的考慮,那從銀行的角度,你當然需要的是一個不受約束的媒體。要做出有見地的商業決策,你需要最及時、精準的信息。一個媒體的言論可以輕易被壓制,是不符合滙豐的利益的,當然也不符合股東的利益。
中國的經濟更強了,它感到自己的經濟力量越來越大,他們認為可以通過這種經濟力量來達到目的,那麼他們就會這麼做。
:此事會怎樣發展,是否和「佔中」運動有關?這個運動威脅說,如果下一任行政長官選舉的新規則無法達到國際標準,就會在香港市中心商業區進行靜坐抗議。
:無關的,這件事已經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而佔中是他們最近新添的一個煩心事。[北京方面本周發佈的《白皮書》]清楚地表明,他們打算收緊對香港的控制,他們在重新定義什麼叫高度自治、港人治港。要是可以的話,他們還會重寫《基本法》。
:但民調顯示北京政府正在失去香港民眾的支持,尤其是年輕人。他們不擔心嗎?
:目前看還沒有太多擔心。說到底他們就是覺得,我們指望他們的經濟施捨和其他幫助,我們還是會和往常一樣說,『有什麼辦法呢,我們只能接受。』但如果他們真這麼想,那就是打錯算盤了,因為正如你所說,年輕一代遠沒有那麼能忍。他們對前景非常擔憂,一國兩制被一點點地削弱,我們的核心價值觀被侵蝕。這樣下去,連法治和司法獨立都會受到破壞,到了那一天,香港還有什麼?在大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香港還能發揮怎樣的作用,我們又該如何幫助我們的國家走向現代化?我們的這種角色,只有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才可以實現。
:你是否認為佔中運動加劇了緊張局勢?
:佔中無疑觸到了痛處。由於這邊有人在挑撥,北京方面開始認為這是在公然挑戰他們對香港的權威。自佔中的想法提出後,他們在竭盡所能地把它妖魔化,部署反對力量,並誇大所謂的經濟後果。
:你會去支持佔中嗎?
:佔中的策劃者已經說得很明白。這是最後的手段,只有當政府要迫使我們接受一套顯然並非真普選的方案——即是說,最終結果是預先決定的,人們才會發起行動。只有那樣,才會有佔中。
如果政府說他們對佔中十分關切,那麼是很容易避免的。你只需要做你該做的事,也就是實施真正的普選,那是北京政府向香港人民鄭重承諾過的,也是寫在我們的《基本法》里的。不多不少,就這一個要求。
看到香港回歸僅17年就出現如此多的狀況,我個人是極為失望的,在很多方面感到痛心。50年的期限,還剩下30多年。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看用不着等到2047年,一國兩制早早就會消失。
我們一定要考慮那些別無選擇的人。他們不像有的香港人那麼富有,一旦情況不妙可以到別處去。對很多人來講,他們是沒得選擇的。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做點什麼,至少要遏制住這種惡化的趨勢,要繼續盡我們的所能。
:你會參加佔中嗎?
:我衷心希望不要發展到需要佔中的地步。我的態度是:如果特區政府和北京要強迫香港人民接受一套明顯虛假的普選方案,令大陸方面可以對人選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那就別怪香港人民全面動員起來。
傅才德( MICHAEL FORSYTHE)是《紐約時報》記者。 
翻譯:經雷

Q. and A.: Anson Chan on Beijing’s Pressure Tactics in Hong Kong

Anson Chan served as the No. 2 official in Hong Kong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British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in the first four years of the government following the territory’s return to China in 1997. During her time in office she was often referred to as Hong Kong’s “Iron Lady” and regarded as one of Asia’s most powerful women.
Now her focus is on ensuring that the terms of Hong Kong’s return to Chinese rule are honored, and that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will be able to freely choose the region’s chief executive by 2017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overning “Basic Law.”

Ms. Chan, 74, has been increasingly critical of the current Hong Kong leaders and what she sees as growing interference from Beijing. Several months ago, she heard that the British banks HSBC and Standard Chartered had pulled advertisements from one of Hong Kong’s most popular newspapers, Apple Daily. The paper alleged that the decision was a result of pressure from Beijing, which was angry at the newspaper’s critical coverage.
In an interview, Ms. Chan talked about letters she exchanged with top executives of the banks, and what she sees as increasing control from Beijing, which had guaranteed Hong Kong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until 2047 under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formula. Edited excerpts follow:
Q. On the pulling of advertisements, hasn’t this been going on before with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local companies that do business with China?
A. In a way I don’t condone it, but I understand that local Chinese enterprises, particularly those that want to do business in China, feel they have to acquiesce. But an international bank like HSBC and Standard Chartered, if you act this way, it is the first step down a very slippery slope. What happens the next time they call up and say we don’t like you doing business with certain clients? Are you also going to cave in?
If an international bank with a huge presence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behaves like this, what sort of message are you giving to people in Hong Kong, who are desperately fighting for faithful implementation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protection of our core values, maintenance of the rule of law and all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that we currently enjoy? What chance is there for the average man on the street in Hong Kong? And what sort of message are you sending to other countries where you operate?
Q. The banks are saying that these are based on commercial considerations, are you satisfied with their answers to your letter?
A. They did not deny that they had withdrawn advertisements from Apple Daily, did they? And they certainly did not provide the assurances that I was seeking.
You have to ask a bank like HSBC, ‘Why do you withdraw advertisements from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ewspapers in town? What would prompt you to do that?’
I think it’s very telling. You have not, first of all, denied that this has happened. I asked you to provide an absolute assurance. You did not. What conclusion am I to draw from this?
Q. Why 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ocusing on Apple Daily?
A. Apple Daily is about the only still fairly independent newspaper that dares to speak its mind in criticizing Beijing, in criticizing the S.A.R. government. There are not all that many newspapers now that dare to do this. You see increasing self-censorship on the part of the printed media, even television.
In the past at least they did it behind the scene and very quietly. Now, one of the things that worries us is that they so blatantly interfere and they don’t even bother to disguise the fact that they are interfering.
Q. Why is this?
A. That is because they are intent on showing who is the master. And they don’t think that there is very much we can do about it because you can see this not only in the way they deal with Hong Kong, but in the way that they deal with a lot of other issues. They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ssertive because everybody gives them the impression we badly want to trade with you and have investments with you. Unfortunately, money talks.
If you roll over and you pull your punches, you’re just going to encourage them to demand more the next time around. At what point are you going to say, enough and enough?
If the bank really thought this through, surely from the bank’s point of view, you need an unfettered press. You need up-to-the-minute accurate information to make informed business decisions. But if you have a press that can be easily gagged, it doesn’t serve HSBC’s interest, and it certainly doesn’t serve shareholders’ interests.
As China grows economically stronger and it feels increasing economic muscle, and they think they can get away with flexing this economic muscle, then that is what they will do.
Q. Where does this go, does it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Occupy Central movement, which has threatened a sit-in protest in Hong Kong’s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should new rules for the election of the next chief executive fail to mee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 No, it has been going on for a while, and Occupy Central is just the latest thorn in their side. [The White Paper issued by Beijing this week] is the clearest sign yet that they intend to tighten their grip over Hong Kong, that they are redefining what is meant by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and Hong Kong people ruling Hong Kong. If they can, they will rewrite the Basic Law.
Q. But polls show the Beijing government is losing support of the populace in Hong Kong, especially among young people. Aren’t they concerned?
A. They don’t seem particularly concerned as yet. They think that, in the end, because we look to them for economic largesse and whatnot, that we will just as usual say, ‘Well, what can we do, we’ll just have to accept it.’ But if they do this, they have badly miscalculated, because, as you say,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re not nearly so tolerant. They are very worried about what they see going on now, this chipping away at Two Systems, eroding our core values. Because if this continues, even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judiciary will be compromised and, when that goes, what else remains for Hong Kong? How can we continue to play a role in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mainland China and in helping our country modernize? We’re only able to perform this role because there is this concept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Q. Do you think Occupy Central movement is exacerbating the tensions?
A. Occupy Central undoubtedly has touched a raw nerve. Some in Beijing, egged on by people here, see that as a direct challenge to their absolute authority over Hong Kong. Ever since the Occupy Central idea was mooted, they have done everything they possibly can to demonize Occupy Central, to roll out opposing forces, to exaggerate the so-called economic consequences.
Q. Are you going to be out there supporting Occupy Central?
A. The architects of Occupy Central have made it quite clear. It is a last resort, only to be invoked if the government forces us to accept a set of proposals that are clearly not genuine universal suffrage — in other words, the outcome is preordained. Only and only if that happens, will there be Occupy Central.
If the government says they are so concerned about Occupy Central, it is very easy to avoid it. You just do what you are supposed to be doing, which is deliver genuine universal suffrage, which is a solemn promise that Beijing has made to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and which is in our Basic Law. No more, no less.
I am personally extremely disappointed and in many ways very pained to see what is happening to Hong Kong barely 17 years after the handover. There are still 30-odd years to go before the 50 years is up. But if we continue down this road, then I don’t think you have to wait until 2047, becaus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will be long gone before 2047.
We have to think about people here who have no alternatives. They are not rich like some people in Hong Kong who, if things go wrong, can just up and go elsewhere. For many people they don’t have this choice. I think it is incumbent upon every one of us who can do something to at least arrest the rate of deterioration, to continue to do our best.
Q. Will you participate in Occupy Central?
A. My sincere hope is that there will be no need for Occupy Central. I will say this: If,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 S.A.R. government and Beijing force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to accept a set of universal suffrage proposals that are patently false, where there is 100 percent certainty for mainland China as to who is going to be elected, then Beijing cannot blame the Hong Kong people if there is mass mobilization.

Anson Cha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一直沒機會讀她的作品
bbc 網頁的相關報導都是近還的


2008年07月0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2:58北京時間 10:58發表


陳方安生宣佈不參加新的立法會選舉

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宣布放棄新的立法會選舉

香港前政務司司長、反對派立法會議員陳方安生周日(7月6日)宣佈,她將不參加今年九月份的新立法會選舉。
因呼籲與追求政治和公民自由而被譽為"香港良心"的陳方安生說,雖然她對香港民主的訴求仍像過去一樣強烈,但卻希望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養年輕一代的反對派參選,並通過在一個非政府委員會工作力促香港的政治改革。
在周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陳方安生在宣佈自己退選立法會的決定時說,這樣做是為了給年輕人讓出位置。並說,以非立法會議員的身分可能會給香港的民主進程做出更大的貢獻。
現年68歲的陳方安生是香港最受民眾歡迎的政界人士之一。在港英期間,她曾居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之後,陳方安生仍然安居港府二號人物。她2001年從港府的職位退休。
去年,贏得了立法委員的陳方安生重返政壇。在希望香港能夠於2012年直選立法會議員和特首的民主派陣營中,陳方安生獲得廣泛支持。
目前,香港的60個立法會議員中只有30個可由民眾直接選舉,而其特首則由一個親北京派掌控的委員會推出。
陳方安生的立法會議員職務將於9月份新選舉開始幾周後屆滿。


2007.12"......在香港方面,陳方安生上周日獲勝當選為立法會議員後,這幾天這一風波還在持續發酵。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陳方安生,昨日即收到署名‘殺人王’的刀片恐嚇信,要陳太與民主派劃清界線,又警告陳太如不改過,“你(陳太)要自殺”。報導寫道:“有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指出,不少議員過去也收過這些恐嚇信,但陳太一上任就收到,相信與她近日成為傳媒焦點有關。有學者認為,補選期間已不斷發生暴力事件,現在又出現恐嚇信,不論今次是否惡作劇,警方必須認真處理,以免其他人有樣學樣。以往不少民主派議員也收過類似恐嚇信,可是像陳太般剛宣誓就收恐嚇信,極之少見。”

另外,據《亞洲週刊》透露,香港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由泛民主派推舉的陳方安生勝出,但北京認為,她自挾泛民主派擁戴和選票「民意」向北京挑戰、高調鼓吹二零一二普選。北京方面認為普選牌已打不響,目前並無與她接觸的需要;她如何兌現「與中央溝通」的承諾,仍是未知之數。


《亞洲週刊》寫道:“可靠北京消息人士透露,中央目前沒有與陳方安生接觸的需要。首先,北京認為作為泛民主派手中的「皇牌」的陳方安生,並沒有取得壓倒性的選票。而北京研判這次選舉及剛在十一月十八日進行的區議會選舉後,香港民心已有了實質的轉變,那就是市民不願看到香港的政治人物與中央對抗。……陳方安生本人與北京目前主管香港事務的高層並沒有直接的聯繫,而她和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廖暉的關係一向緊張,也是香港政圈公開的秘密。但她的確有一些能「直達」北京高層的香港朋友,以往也曾透過他們和北京偶爾有一些溝通。但這些朋友在陳方安生參加支持普選遊行後已提醒過她「要看後果」,也不贊成她此次參選;這些朋友今後是否仍願意為她與中央搭橋傳話,又或搭不搭得起這道橋?如今頓成疑問。......”





簡體

有關報導
陳方安生指責北京對港施壓
2007年10月18日 | 港台消息
陳方安生訪問摘要(二)
2007年06月29日 | 時事專題
陳方安生訪問摘要(一)
2007年06月29日 | 時事專題
香港民主派推雙普選方案
2007年03月03日 | 港台消息
陳方安生對擴大政治委任表示憂慮
2006年09月27日 | 港台消息
陳方安生與呂秀蓮之異同
2006年09月25日 | 港台消息
陳方安生:不參加明年特首選舉
2006年09月23日 | 港台消息
普選:曾蔭權反促陳太提出具體設計
2006年07月18日 | 港台消息
陳方安生:香港可成為中國改革試點
2006年07月14日 | 港台消息
陳方安生:爭取普選並非挑戰中央
2006年06月28日 | 港台消息
港民主派擬推陳方安生競選特首
2006年04月22日 | 港台消息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