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東海的人與書 (vii) : 梅可望, 杜蘅之,郭東耀, 蕭繼宗,湯承業


 東海的人與書 (36)
 湯承業老師教過我近代史,採用臺大李定一老師的書當教科書。當時認為是好書。反倒是湯老師的書都還沒讀過.......

湯承業[WorldCat Identities]

Most widely held works by 湯承業
by ( Book )
5 editions published between and 1979 in Chinese and held by 52 libraries worldwide
by ( Book )
7 editions published between and 1974 in Chinese and held by 51 libraries worldwide
by ( Book )
3 editions published in in Chinese and held by 49 libraries worldwide
by ( Book )
4 editions published in in Chinese and held by 36 libraries worldwide
by ( Book )
3 editions published in in Chinese and held by 33 libraries worldwide
by ( Book )
3 editions published in in Chinese and held by 28 libraries worldwide
by ( Book )
3 editions published in in Chinese and held by 28 libraries worldwide
by ( Book )
1 edition published in in Chinese and held by 27 libraries worldwide
by ( Book )
3 editions published between and 1982 in Chinese and held by 25 libraries worldwide
by ( Book )
2 editions published in in Chinese and held by 25 libraries worldwide

東海的人與書 (35)

1971年國文老師吳福助先生推介我們讀/買蕭繼宗先生的 《獨往集》 .....轉眼間,吳老師著作等身,東海退休多年。.... 蔡啟清 老師退休後,系上似乎很快將他的文章拿掉......這是東海之問題?

  蕭繼宗老師是我的老師的老師。大一(1971-72)國文老師吳老師跟我們推薦蕭繼宗先生的散文集《獨往集》,讀後覺得很不錯呢。 
王建生*《東海中文學報》. 第18 期頁131-162. 東海大學中文系2006 年7 月. 從《興懷集》、《獨往集》. 看蕭繼宗先生生平與人格思想. .

 《麝塵蓮寸集》 (精裝本) --- 汪淵 集句 --- 蕭繼宗 評訂 --- 聯經 --- 67年初版 -頁86
".......鶯語軟於綿 燕聲明如翦 流怨入瑤琴 誰識琴心怨"
實用詞譜(蕭繼宗)
1969年再版題記:"憶在髫齡之年......先君子.....今見背亦三十載矣"

******

郭應哲東海大學校友總會
師都是赫赫有名,在中文系任教多年,作育無數英才!!……我大學修過“柳叔叔”的「詞選及習作」,所用教科書,正是蕭教授所點校的《花閒集》,在民國六十幾年,蕭老師這本著作是很難得的。而柳老師曾任孫立人文膽,孫案起,近乎避禍東海,也是東海學子之幸。近二十五年前,曾偶見他寫了篇追悼孫立人的文章,是典雅到不行的駢體文,今日大約是絕響了!!……蕭先生學而優則仕了,而柳老師退休後都住在東海,每見由外勞陪著在樹林幽徑中散步,我都熱烈的向他搖手打招呼,但,他當然不認得三十多年前、芸芸學子中的一位政治系同學!……我們校園,這些師長們,均一時俊彥,不知尚蘊藏多少寶藏,不知曾揮灑過多少風雷,是不是值得我們寶之惜之,再來給他們抉微發揚呢??
 東海的人與書 (34)
  郭東耀

郭東耀老師是我東海的師長,由於郭老師到史丹佛大學進修和我個人選課的時差,我只在19749(大四上)修過他一門「高等工程經濟學」(2學分) 
郭老師的胞弟郭東煥先生的家是我們大一起的家,太太是我們社會系的學姐,團契活動等活動很積極所以我們從常去郭老師家打擾,他倆讓我們有家的感覺。

1974-75,僑大家具公司請郭東耀當顧問,他找我和二位同學當「助理」。由於我祖父母是做同一行業所以當時很感興趣和認真;不過郭老師並沒帶我們,所以我沒弄懂郭老師參與多深,可能只是介紹我們實習的機會
1978我快回台灣就業,也寫信向母校詢問有沒機會當老師。郭主任不嫌棄我是屬於低分閃過的學生,給我回信:
漢清賢棣 你好
       很高興接到你的信,知道你那裡的求學生活一切都順利愉快,心中更覺得欣慰,尤其高興你願意學成回母校服務,相信將提供母校學弟妹們很好學習榜樣
你說今年預備回校。未知九月前你的畢業證書能否一起帶回來?因學校申請任教須有正式資歷文件附上,始能提請校方查核決定,盼在這方面能很順利
有關課程教方面有機率論””工程統計等兩種必修課,另外你提的實驗計畫方法,Queuing System 等可作選修課,詳細情形我們可以在日後再研究。耑此 順祝
學安!
郭東耀   4/28
 P.S. 附申請書一份請填寫後寄回

我今天2013.4.15 晚上讀 "東海大學校園解說社/彭康健審訂東海校園建築步道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才知道系上的那顆榕樹,已三百多年. 是郭東耀老師家的祖傳寶物家人在工學院落成時特贈工學院.....
 東海的人與書 (33)


 杜蘅之 (1913-- 1997), 浙江青田。
 1966年我初二 , 在台中三中第一次讀到杜蘅之先生的文星版《遊歐小品》 (杜蘅之撰《遊歐小品》 臺北市: 文星書店, 民國55)。 因為同學讀到巴黎男女青年邊走邊接吻的介紹,與我分享之。

 我前幾年才發現,1975年的東海大學《畢業紀念冊》有文學院院長杜蘅之先生用毛筆的題詞。 他退休轉到東吳大學任教。
 
 1993 先生出版3本書 :
《中美新關係與國際法 》
《國際法與中國 》 1993 聯經
《中外條約關係之變遷》 中央文物1993他到台灣前的舅學基礎就不錯了: 杜蘅之 (1913-1997)撰《遊歐小品》等等


東海的人與書 (32)
 梅可望 (1918- )
東海大學校長 第四任 1978年-1992年
 幾個月前與YKKJ Wu談事. YK告訴我校長養生學的書: 今天KJ送來它的摘要. 90年代的回憶錄 (我還沒讀過所以待讀) 多自誇豐功偉績 (趙建中?)
 梅可望的評價未定: 有的說他敢於任事,多建設。有的說他推行思想控制。有的說他創造些"補習班"類似的業務來分成自肥.......



主旨: 96 歲梅可望不知老之已至

健檢沒紅字 96歲梅可望不知老之已至
【魅麗雜誌63期/ 12月號】
  雖然已經快一百歲,看起來卻像六、七十歲,九十四歲時還能登上黃山好漢坡,養生這回事,梅可望最有資格說話,因為他是這樣活出健康來的。
想像中快一百歲的老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大概是行動遲緩、重聽眼花、慢性病少不了吧?今年九十六歲的梅可望,思路敏捷、耳聰目明、聲音洪亮,不但拐杖不用拿,在九十四歲的高齡,還能登上黃山好漢坡,體力連年輕人都要自嘆不如,牙口好到喀得下牛排,重點是健檢報告一個紅字都沒有,在他身上,不愧是讓人見識到什麼叫做「不知老之已至」。
不老心法 快樂擺第一
來到採訪現場,看見梅校長、梅太太正被一群人簇擁著,交談相當熱絡,交換名片後,發現是子弟兵們來跟梅校長請安,原來九十六高齡的梅可望還沒退休,現在仍擔任台灣發展研究院董事長等多項職務。笑說一生退休三次的梅校長,可不認為自己是個老人。「我今年已經九十多歲了,說真的,到今天為止,『老』字仍然沒有真正進入我的字典裡,我每天都覺得很有活力、很快樂,期待新的一天到來。」
不知老之已至的梅校長,不老秘訣相當多,為首的就是「快樂至上」。「長壽的人啊,都很樂觀,看到什麼都是可愛的,都能欣賞。看到結婚幾十年的老太太,越看越可愛。」梅校長說話同時,邊笑看身邊九十歲的梅太太,永遠笑呵呵的正是他最大的特色。從年輕時就很樂觀的梅校長,就連說起從大陸逃難到台灣的戰亂時光,也沒有抱怨。「民國三十七、八年的時候逃難啊,四處逃,逃到廣州時,我們什麼都沒有了,但是還找了一個地方住,覺得很高興啊!還有地方住,很多人沒地方住,甚至死掉了,我們還活著,還可以到台灣來,就已經覺得很幸福!」
心情與生活態度是梅可望認為健康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健康是情緒的一種表達,我認為人之所以可以健康長壽,完全是你的心情,看你怎麼看這個世界,有些人喜歡比較,那你就天天日子不好過。有句話是『存在就是一種價值』,到了九十幾歲還活在這裡,就是一個很大的成就,而且還活的很健康,還可以到處跑,兩碗飯沒問題,肥肉還可以吃,就很高興啦!」永遠把人生看得很美滿的態度,是挴可望保持不老的首要祕訣,不要自找麻煩,要自找快樂,就是他能健康長壽的最大原因。

動的哲學 適當忙碌、走為上策
很多人退休後沒事做,反而身體越來越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這些問題從來沒有落在梅校長身上。「我退休了三次,每退休一次就更忙。問題不在於退不退休,而是怎麼安排你自己的時間。沒人找我去做事,我就自己找事做,找事情做就是一種快樂,每做一件事都很快樂。」梅校長現在每天最忙的就是「兩」,看書、看朋友。他認為,忙碌也是一種運動,不管是寫書、幫助朋友,都能讓四肢、頭腦不停的活動。「一忙終身病遠離,忙就是在動,動就是對健康有益。」在這位長壽大師的世界裡,適當忙碌也是保持健康的守則之一。


96歲高齡的梅可望,不僅身體硬朗且健步如飛,兩年前還挑戰黃山好漢坡,臉不紅氣不喘,徹底實踐健康十訣,是他的不老關鍵。
GVM.COM.TW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