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美國安全化裝品之父Horst Rechelbacher



Horst Rechelbacher, ‘Father of Safe Cosmetics,’ Dies at 72


By
PAUL VITELLOFEB. 22, 2014

Photo

Launch media viewerHorst Rechelbacher, founder of Aveda and Intelligent Nutrients, in 2013 in his Wisconsin office. CreditJenn Ackerm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Continue reading the main story
Continue reading the main storyShare This Page
Continue reading the main story
Horst Rechelbacher, an Austrian-born hairstylist who went on to found Aveda, a company whose pledge to eliminate toxic chemicals from its products helped give rise to a vast market for so-called natural cosme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died on Feb. 15 in Osceola, Wis. He was 72.
The cause was complications of pancreatic cancer, a family spokesman said.
Mr. Rechelbacher championed campaigns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of potentially cancer-causing ingredients in beauty supplies.
He started Aveda in 1978, when making fragrances and hair-care products from herbs and other plants was widely seen as an ephemeral pursuit, doomed to vanish with the receding tide of the counterculture. He made batches of his first product, a clove shampoo, in his kitchen sink in Minneapolis.

By 1997, when he sold the company to Estée Lauder for a reported $300 million, Mr. Rechelbacher had “put natural cosmetics on the map in the United States,” said Geoffrey G. Jones, 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ofessor and the author of “Beauty Imagined,” a 2010 history of the beauty industry.
Mr. Rechelbacher’s line of luxury products ultimately included lip gloss, hair conditioners, mascara, fragrances, herbal teas, coffee beans, nontoxic household cleaners,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jewelry and books, all carried by 25,000 stores and salons worldwide.
He did not originate the idea of organic cosmetics; they had been manufactured since the late 1950s by niche firms like Yves Rocher. But with a few other “really good entrepreneurs,” Professor Jones said, including Anita Roddick, who founded the Body Shop in Britain in 1976, Mr. Rechelbacher helped make “natural” health and beauty products “totally cool, fashionable and expensive” and the fastest-growing sector of the industry.
After selling Aveda, Mr. Rechelbacher started a new company, Intelligent Nutrients, to produce cosmetics with organic ingredients. He grew most of the ingredients on his 570-acre organic farm in Osceola.
Horst Martin Rechelbacher was born in Klagenfurt, Austria, on Nov. 11, 1941, the son of Rudolf and Maria Rechelbacher. His father was a shoemaker. His mother was an herbalist and apothecary whose work inspired Mr. Rechelbacher’s interest in medicinal plants. At 14, facing diminished opportunities in Austria after World War II, Horst was apprenticed to a local hairdresser’s shop.
He proved talented; by 17, he was working in a hair salon in Rome. After that, he moved to salons in London and then New York, where in the early 1960s an employer began entering him in hairstyling competitions organized by trade groups.
Mr. Rechelbacher was attending a competition in Minneapolis in 1965 when he was seriously injured in a car accident. After a six-month recovery, he decided to settle there and open a salon. It grew to become a small chain known as Horst & Friends.
His childhood interest in herbal medicine was rekindled in 1970 by an Indian guru he had met in Minneapolis when he attended his lecture on the ancient practice of Ayurvedic medicine, which uses herbs and plants. (The name Aveda was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word Ayurveda, which means “science of life.”)
The encounter, he told interviewers, inspired him to spend six months in India, where he learned about the herbs, oils and plants used in the Ayurvedic tradition of health care and aromatherapy — skills he later applied in formulating his clove shampoos, cherry-bark hair conditioners and lip glosses of acai berry and purple corn.
Mr. Rechelbacher’s signature pitch was, “Don’t put anything on your skin that you wouldn’t put in your mouth.” At sales conventions and in videotaped interviews, he often demonstrated that principle by drinking hair spray and other products made by his company.
“Absolutely delicious,” he declares after a swallow of hair spray mixed with water in one taped demonstration. “This hair spray could be sold as a nutritional drink.”
Hairspray made by some major manufacturers can contain solvents, glues, polymers and propellants, said Janet Nudelman, director of program and policy at the Breast Cancer Fund, one of a dozen nonprofit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groups that joined forces in 2004 to start the Campaign for Safe Cosmetics. Mr. Rechelbacher helped finance it.
“Horst was in many ways the father of safe cosmetics,” Ms. Nudelman said. “He took action to address the problem long before most of us knew there was anything to even worry about.”
Mr. Rechelbacher is survived by his wife, Kiran Stordalen; two children from a previous marriage, Nicole Thomas and Peter Rechelbacher; and four grandchildren.
Since the 1990s, consumer groups have raised alarms about scantgovernment oversight of cosmetics made with risk-laden ingredients like formaldehyde resin (used as a nail strengthener in polish), camphor (a common ingredient in aromatherapy products), dibutyl phthalate (a solvent in nail products) and parabens (compounds used as preservatives in fragrances).
The Campaign for Safe Cosmetics recently helped persuade Johnson & Johnson to remove two ingredients linked to cancer from its baby shampoo.


“Horst believed so deeply in our work,” the group said in a statement after his death. “Much to the chagrin of his more mainstream peers,” it added, he often handed out copies of the campaign’s hardest-hitting literature at industry meetings. Its headline: “Free gift of toxic chemicals with every cosmetic purchase.”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王晶文, 高凌風,丘宏達

侯孝賢《戀戀風塵》男主角王晶文去世

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男主角 (演吳念真) 王晶文,昨晚因身體不適,送醫急救不治,享年51歲,目前大體將從忠孝醫院移至第一殯儀館。

王晶文於1985年飾演電影《戀戀風塵》男主角阿遠一角,與飾演阿公的李天祿、女主角辛樹芬有多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對手戲。該片得過包括金馬獎、坎城影展、南特影展、葡萄牙影展等上百座國際獎項。

王晶文曾擔任侯孝賢電影《尼羅河女兒》攝影助理,目前為《聯合晚報》體育記者,據了解昨晚他與中信兄弟餐會,晚上回家身體不適,送醫急救宣告不治,病因是心臟的問題。他生前朋友接獲消息後,紛紛在網路上致哀。(林佳樺/台北報導)

想看更多娛樂新聞,請上「蘋果娛樂新聞」粉絲團
 
《戀戀風塵》男主角王晶文(左)在電影中最經典的一幕之一,聽著阿公李天祿講收成。《戀戀風塵》劇照
電影《戀戀風塵》男主角王晶文(右)和女主角辛樹芬。《戀戀風塵》劇照
電影《戀戀風塵》電影劇照。《戀戀風塵》劇照
王晶文。翻攝王晶文臉書,Chung Jonathan攝
更多文章,都在【蘋論陣線】


高凌風(英文名:Frankie Gao,1950年2月28日-2014年2月17日),本名葛元誠籍貫湖北省,出生於臺灣高雄岡山中華民國空軍眷村。是搖滾歌手、演員、主持人,踏入歌壇的第一首歌是由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女朋友》的主題曲大眼睛》,而後來也將自己的藝名取為《女朋友》中男主角的名字高凌風[1] [2]2014年2月17日,高凌風因血癌病逝,享年63歲。[3]

2013年11月6日:高凌風發表回憶錄《火鳥:高凌風自傳》(雲國際2013年11月出版,ISBN 9789862714256)。


  • 高凌風外號青蛙王子。是爭議性相當高的台灣藝人。其怪異的舞台動作,無法伸直的頸部,以及經由母親越南口音所啟發的鼻音唱腔,是當時舞台藝人爭相模仿的對象。然或因年少得志,喜歡擺架子、吃喝嫖賭,民國70年代據聞曾一夜輸掉新台幣七百萬元。早年還有兩位御用伴舞兼合音女 郎,名為「阿珠」與「阿花」。沒落之後欠債千萬, 因第三任妻子金友莊賣金父的唯一一棟房子, 而度過難關. 後因模仿前行政院長張俊雄和佛光山星雲大師等名人而復出演藝圈. 因為人對女色較無忌諱,且投資經營情色酒店與黑道往來甚密,曾遭黑道槍擊, 同時也因擁槍自重遭逮. 亦曾因涉入人妻桃色糾紛遭斧頭砍傷. 因此高凌風三段婚姻都以離婚收場。亦因愛將性事掛在嘴邊而遭歌壇大哥余天痛罵。另外對小孩的教育亦是社會爭議的焦點。高主張孩子不用念書只要唱歌出唱片, 早點出道。13歲的兒子葛兆恩喜歡曠課,深夜出入夜店,也在台灣引起極大爭議, 隨後在友人帶領下背離高凌風的母娘崇拜而改信基督。
  • 《泡菜的故事》(出自1978年《泡菜的故事》專輯)一曲因過於轟動,曾遭行政院新聞局認定為靡靡之音,擾亂社會大眾而列為禁歌。
  • 《姑娘的酒渦》被禁的原因是間奏時的合音「胡尬蝦尬」,被解讀成「胡搞瞎搞」,以危害社會善良風俗為由遭到禁播。[10]
  • 冬天裡的一把火》與《惱人的秋風》(原曲為瑞典團體 ABBA 的 Gimme! Gimme! Gimme! (A Man After Midnight))由費翔翻唱,紅遍全中國大陸
  • 其他名曲還有:《燃燒吧!火鳥》、《心上人》、《今夕明夕》、《不一樣》等多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5%87%8C%E9%A2%A8


蔡其達分享了 1 條連結
高 凌風於1977年推出〈姑娘的酒窩〉,迅即紅遍全島,那時我高一,同學們彷高凌風唱腔頗為自得。但在官方眼中,此曲無論詞曲均傷風敗俗,所以動用傳媒猛 轟,這才有《聯合報》副刊找來李中和和高對話的序曲。不過,官方這種壓制手段總難成功,所以繼酒窩之後,又有泡菜、火鳥之類的怪歌,也才有阿珠、阿花的伴 舞。不計毀譽,高凌風在流行樂壇始終是走在尖端的。


 ******



丘宏達(1936--2011)

  1936年出生,福建省龍海縣人,居美。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長島大學政治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律碩士及法學博士。

曾任台灣大學副教授、政治大學教授、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法律學院研究所研究員等職。1971年任《大學》雜誌名譽社長,同年當選為台灣 “十大傑出青年”。1990年4月被李登輝提名為“國是會議”籌委會委員,1993年連戰“組閣”時,應邀回臺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後辭職。1995年3 月被聘為“國統會”委員。


"外交部政次沈呂巡表示,多年前曾問過丘宏達,一生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丘表示希望能在國際法庭擔任法官,可惜因我國非正常國家狀態而無法如願。"
----
中研院院士余英時感念40年好友丘宏達過逝,余說,丘是少見「極有原則的人,」心中永遠向著中華民國,終其生如此,但「絕不用中華民國沾任何好處。」 
余英時比丘宏達長6歲,余回憶,他在哈佛大學教書時,丘宏達隨後來哈大,余丘在哈佛結識,一史一法,各有所長,1980年代,余、丘、許倬雲、高英茂... 等留美教授,常在當時台灣二大民營報撰文,批評時政,鼓吹民主自由,蔚然成風,為中國知識份子言論報國立標竿。
余英時說,蔣經國基金會成立,與丘宏達都是董事,每年聚集議事,體會丘不苟作風,余讚丘是一個極有原則的人,一以貫之,說話坦率,不大講客套,不見風轉向,這種有為有守、至死堅持原則的人,現在很少見了。

---
丘宏達 愛國一書生
  • 2011-04-15
  • 中國時報
  • 【傅建中】
".....據了解丘教授的病遺傳自家族,其尊翁丘漢平晚年亦罹此症,可是比丘宏達遲了十年,偏偏丘教授發病早了十年,造成他個人和國家永遠的損失與遺憾,只能歸之於天妒斯人了。
 丘宏達不僅是海峽兩岸備受敬重的學者,也是世界級的法學家,他是唯一曾任國際法學會會長的非白種人,他畢生反對台獨,主張中國終極統一。猶憶一九九八年他榮膺中華民國巡迴大使,雙橡園有一盛會慶賀,當他致詞時提到他念茲在茲的中國統一時,竟感極而泣,全場賓客無不為之動容。
 雙橡園是中華民國在美國的象徵,中美斷交後,此園隨時有被中共攫取的可能,丘教授遂運用他昔日和杜爾參議員夫人在哈佛同窗之誼的關係,促 成杜爾參議員夫婦在美國國會提出雙橡園條款,列入《台灣關係法》中,終於保住雙橡園,迄今為我所有,丘氏厥功甚偉。他在雙橡園的盛會中感極而泣,良有以 也。....."

"獒犬過世後,丘極為哀痛,曾寫詩悼念之,丘夫人名之為「新長恨歌」。後來飼養的狗性情溫順,聰慧可愛,丘從政治上將二犬加以區分,前者是喪家之犬,故敵情意識高;後者收養於「戡亂動員時期」結束後,故能善體人意討喜,丘的幽默於此可見。"

專訪:柯文哲、

【新新聞】柯文哲專訪:要留下什麼樣的台灣給下一代?

 
本新聞由新新聞提供
採訪/李彥謀、楊宗興 整理/楊宗興

今年台北市長選舉盛況空前,民進黨內有「五虎將」競爭,還有無黨的柯文哲挾高民調引人矚目,國民黨「王牌」連勝文也已宣布參選,選情急速加溫。

只有我能解決台灣的藍綠問題

日前傳出以民調五八%大勝連勝文的柯文哲,在連勝文宣布參選後的民調,又以微幅差距落後。柯文哲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入黨問題、在野整合的困境,以及「綠皮紅骨」的質疑?以下是本刊專訪柯文哲紀要。

問:你參選市長的初衷是什麼?

答:我本來是個台大的醫生,在台大也都混得好好的,但「人生都是意外」,當上蒼要把一個任務交到你手中的時候,你只能盡力去把它做好。就像電影《大稻埕》中蔣渭水說,「我可以一個一個救,但是救不了所有的人,救得了永樂町,救不了全台灣。」所以我從一連串事件發生後,就開始思考要留下什麼樣的台灣給下一代?

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藍綠對立,因此有人跟我說,「只有你能解決台灣的藍綠問題」,因為我是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又是綠營裡少數中國書籍讀這麼多的,所以我參選台北市長的初衷就是由此開始。

不過真正催生「柯文哲參選」的是莊瑞雄,因為那時候民進黨北市找不到人選,他被媒體逼急了,說要找柯文哲來選,大家都沒想到他才是真正的「造王者」吧。

問:目前民進黨內初選機制已經啟動,你認為還有機會與民進黨進行整合嗎?

答:在野大聯盟沒有民進黨,就只剩下在野小聯盟,因為你還是需要去爭取在野最大的一股力量幫忙,最起碼是合作,所以我會盡我全部的力量去進行整合,絕不放棄。你看他們怎麼罵我都不反擊,其實人不免有情緒,一個人被罵大野狼、外星人、迷幻藥,我能克服而不口出惡言,是因為這場選舉不是為我個人,是為了台灣的未來。

就像謝長廷說的,「對抗不需要腦袋,合作才需要智慧」,因此整合是一定要做的,直到現在也都還在透過各種管道與蘇主席溝通。整合是持續在進行的,無論是兩階段、三階段,我都接受,我從不放棄任何與民進黨整合的努力。
問:你說過當選後也不會加入民進黨。請問,沒有任何好處,民進黨為什麼要跟你整合?

答:政治要講究誠信,我之所以承諾當選後也不會加入民進黨,就是為了對選民負責。我很不喜歡台灣政壇充斥謊言,我不會主動講,但別人問我的話我絕不說謊,我也不希望說謊,一個人應該要正直誠信。如果牽涉的事太重要,我可能會不吭聲或躲避,但絕對不會明著講謊話。這太扯太爛了,我絕不會做這種事。

台北市變天對民進黨怎麼不會有好處?只是他們沒辦法「整碗捧去」而已,但如果照民進黨的方法永遠不會變天啊!民進黨內瀰漫一種「死狗理論」,也就是說放給國民黨爛,爛到一個程度,民進黨就贏了。我深深覺得這不是一個好方法,這也就是為什麼「公民一九八五行動聯盟」去年十月十日,在立院前降下兩黨旗幟,並升起公民旗的主要理由。

問:你曾向蘇貞昌主席承諾「不會分裂綠營」,目前整合狀況不明,如果有民進黨候選人堅持參選到底,你仍會堅持參選嗎?

答:我當時講這話的時候,沒想到今天這種局面,不過這次選舉我會讓「一組人參選」的概念堅持到最後一秒,不會放棄。我承諾,在非國民黨陣營裡,如果有任何一組候選人,他的民調贏我、跟我一樣、或輸我不是很多,我都會讓他選;但反過來說,別人要是差我差到三○%的時候,是不是也請大家考量一下?堅持要選到底的目的是什麼?

問:前副總統呂秀蓮近來對你火力全開,甚至認為有「中國因素」介入選舉。你和對岸的關係是否會影響你的決策?

答:台北市長選戰當然會有中國因素介入,不過我有自己對中國政策的想法,就是「四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這是一個架構。當對岸說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一切都可以談,但我還是會忍不住要問,可不可以先告訴我「一個中國」長什麼樣子,我再來決定要不要參加。

我在蘇花公路領悟到與中國相處的道理,那就是我們要清楚擺出姿態,讓對方知道我們的底線在哪,那就是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這些基本價值。你如果要跟我談,不能讓我犧牲基本價值,但我也不會故意去連結美國、日本找你麻煩。這是我的態度,中國要在這個基本認知下來和我談。

基本上,我不是那種基本教義派。我講「在文化上,我是中國人」被罵,後來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原來是我過去三十年英文念得比中文多,用英文思考,所以踢到鐵板了。但試問「中華文化」、「華人文化」你要怎麼翻譯成英文?是不是翻成「Chinese culture」?那你再把它翻回中文,是不是「中國」就跑出來了?
問:你很早就提出「在野大聯盟」概念,經過幾個月發展,你認為「在野大聯盟」已經成熟了嗎?面對新黨主席郁慕明不認同,「在野大聯盟」有可能成真嗎?

答:當民進黨、親民黨、台聯的議員站出來一起開記者會,這就是一個象徵。我和親民黨的互動也愈來愈頻繁。

至於郁慕明對我的不認同,我要強調,我們是在野「大」聯盟而不是在野「全」聯盟,本來就不是所有政黨都要進來。不過如果沒有民進黨,就只剩「在野小聯盟」,所以一定要爭取合作,哪怕是要打落門牙和血吞都要忍耐。

不被一群童子軍幕僚推著走

問:陳水扁、馬英九當年參選市長也是萬人空巷,你的高人氣和這些過去的政治明星有何不同?

答:無論陳水扁或馬英九,都只是反映一個時代的需要。陳水扁是對藍營失望產生,馬英九是對綠營失望產生,而柯文哲則是對藍綠失望所產生。所謂的「柯文哲現象」是不正常社會的產物,但我非常清楚自己只是被浪潮推著走,「柯文哲現象」只是社會對兩黨不滿的出口。

我從來不認為我是多厲害的人,就像布袋戲裡那句「時也、命也、運也,非我之所能也」,但我跟他們又有很大不同。我是到五十四歲才從政,之前我是個學者、醫師,所以我讀很多書,陳水扁、馬英九三十幾歲就從政了,所以我多了二十幾年的準備時間,不論在知識基礎或哲學修養都比較好。我是講出我的想法並且領導,而不是被一群童子軍幕僚推著走。這是我和他們最大的不同。

問:如果你當選,有什麼機制可以防止你淪落到權力的傲慢?

答:關於監督機制,我也很擔心這個問題。我用很大力氣在防止自己墮落,比如說我每天早上起床就是打坐,我會想「我昨天做錯什麼?」如果你仔細觀察我會發現,我的進步速度很快,因為我一直在反省。台大葉克膜團隊的成功,就是因為我對每個病例都做出檢討改進。

我也不斷把自己「圈住」,我只有腳踏車而沒有汽車。你沒看過我穿西裝,因為我沒有西裝。只有給別人請客才會吃葷,平常我都吃素。我是透過這些簡樸的生活來控制自己不致墮落。

另外我允許部下講話,這你們可以去問台大葉克膜團隊。身邊的人願意跟你講實話,你就比較不會腐化,因為一個人之所以會被蒙蔽,是因為身邊的人都不敢講實話。我不斷修煉自己、過簡樸的生活、還讓別人講實話,這些都是防止我墮落的方式。

失言,是講出別人不敢講的話

問:媒體披露你和邱復生、王文洋等政商名人餐敘,你不擔心有損形象?

答:我們這個社會為什麼常把一個人貼標籤?對我來講,王文洋是一個重要的企業家,邱復生是重要的媒體大亨,他們講的話我為什麼不能聽?我常講那個老和尚背女人過河的故事,我都放下了,是你們還放不下。

我很坦然,我不只和王文洋講過話,我也和曹興誠講過話,這不代表什麼。

問:外界認為你的失言是選情重要變數。你要如何解決失言問題?

答:關於失言,我有幾點說明。第一是我的失言次數沒有比較高,那是因為我講太多了,如果你去調我過去六個月的影音檔,我相信是連勝文的一百倍,但我的失言次數有比他多一百倍嗎?沒有!

為什麼講太多,是因為我們沒有人、沒有錢,只好被迫用寄生蟲的方式到處去演講。此外,我也是在實踐蔣渭水的新文化運動,我最不會拒絕的邀約就是演講。 我講一個半小時的演講,媒體卻只剪我講「秀斗」的那五秒鐘。你如果去調帶子來看,我那天講的時候也沒有惡意,卻被放到日報頭版頭罵了一整天,事實上,我心裡是感到委屈的。

我反省過,問題出在低俗,我試圖把複雜的醫學名詞用通俗的話講給大家聽,沒想到就造成失言風波,只好道歉了事。

檢視過去很多失言其實不算是失言,「兩個太陽」只是講出民進黨人不敢講出來的話;「終結律師世代」也是,一個國家的政黨領導人,有八成都來自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系,這不是很奇怪嗎?至於批評顧立雄「矯情」,那是被媒體騙了,人家明明是早上八點半發臉書,記者騙我說六點,那我當然覺得六點起來寫臉書很「矯情」。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烏克蘭: 警察、前總理季莫申科 Yulia V. Tymoshenko,

 


烏克蘭鎮暴警察 集體下跪求原諒 【07:49】
新聞圖片
烏克蘭鎮暴警察昨天部分警員出現在西部城市利沃夫(Lviv),集體下跪請求原諒。(路透)
新聞圖片
這群警察強調他們沒有殺害或虐打示威者,仍得不到當地民眾的原諒,更有民眾不斷高呼「羞恥」。(路透)
〔本報訊〕外電報導,上週受命與示威者武力對抗的烏克蘭鎮暴警察,昨天部分警員出現在西部城市利沃夫(Lviv),集體下跪請求原諒。

 據報導,這群警察昨天返回家鄉利沃夫時,在台上跪下請求原諒。這群警察強調他們沒有殺害或虐打示威者,仍得不到當地民眾的原諒,更有民眾不斷高呼「羞恥」,宣洩內心不滿。

 不過,東部俄語區對亞努科維奇被推翻、親西方派接管政府仍深有疑慮與不滿,23日上萬人示威要求俄羅斯介入,臨時總統圖奇諾夫(Oleksander Turchinov)警告,「烏克蘭部分地區有非常危險的分裂主義跡象」。

 

Tymoshenko Gets Cool Reception From Kiev Protesters10

 

 
 

 2010.2.15
  Opposition Chief Is Named Victor of Ukrainian Vote
By CLIFFORD J. LEVY
Viktor Yanukovich was declared the winner in Ukrain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but his rival, Yulia V. Tymoshenko, vowed to challenge the decision.


10 Aug 2011 – The court in the trial of former Ukrainian Prime Minister Yulia Tymoshenko refused to allow Tymoshenko`s defense lawyer Sergey Vlasenko to ...


 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在獄中進行絕食抗議。在烏克蘭舉行歐洲杯足球賽前6週,這位前橙色革命領袖的處境和基輔政權的所作所為再次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擔憂。季莫申科絕食抗議的消息傳出後,俄羅斯、德國等國家以及歐盟和歐洲委員會都對這位前烏克蘭總理的身體狀況表示極為擔憂。疑遭毆打季莫申科的辯護律師弗拉申科(Sergej Wlassenko)本週二在哈爾科夫市(Charkiw)探監後表示,季莫申科從上週五開始拒絕吃固體食物。她將通過"無限期絕食"抗議獄中所受待遇,並呼籲結束烏克蘭的政治迫害。弗拉申科宣讀了51歲的季莫申科的一份聲明,其中寫道,上週五,她被三名壯男強行從床上拖起,要將其送往醫院。出於害怕和絕望,她進行了自衛。之後,她的胃部遭到猛擊。在被送往醫院的途中,她失去了知覺。到了醫院病房才甦醒過來。弗拉申科說,季莫申科的手臂和腹部都有淤血。在醫院裡,季莫申科拒絕接受烏克蘭醫生的治療。週日,她被送回了監獄。烏克蘭檢察院證實了季莫申科拒絕被送往醫院,並稱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強制行為"。西方和俄羅斯做出反應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對季莫申科的狀況表示極度擔憂。他在聲明中表示,柏林方面將繼續敦促基輔,讓季莫申科女士得到適當的治療。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副主席阿諾德·瓦茨(Arnold Vaatz)向《中德意志報》表示,他認為季莫申科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恰當的,不具有任何合法性。烏克蘭政府決不能因此受到政治獎勵。應該讓它沒有任何機會通過舉辦歐洲杯足球賽為其施政贏得認可,否則將會讓烏克蘭反對派受到打擊。他還呼籲德國官員,包括德國足協以及擔負官方使命的人與烏克蘭政府的所作所為劃清界限。社民黨議會黨團發言人呼籲烏克蘭政府允許季莫申科到德國來接受治療。俄羅斯也呼籲基輔當局為保證季莫申科的權利採取必要措施,體現人道主義精神,找到避免內政復雜化的合適的途徑。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委員會也對季莫申科絕食抗議的報導表示憂慮。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呼籲烏克蘭政府立即就季莫申科的處境表態。應該允許獨立代表和律師立即探望季莫申科並有足夠時間與其會面。歐洲委員會議會議長讓·克羅德·米尼翁(Jean-Claude Mignon)警告說,絕食抗議將讓本來就患病的季莫申科身體狀況惡化。他呼籲基輔允許獨立醫生對季莫申科進行治療,並讓國際組織的代表有機會探望她。
Supporters of former Ukrainian Prime Minister Yulia Tymoshenko take part in a rally in Kiev, Ukraine, Wednesday, March 28, 2012. Tymoshenko was sentenced to 7 years in prison in October on charges of abuse of office condemned as politically motivated by the West. The banner reads: 'Freedom for Ukraine' . (Foto:Sergei Chuzavkov/AP/dapd)

新闻报道

季莫申科绝食抗议引起强烈关注

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在狱中进行绝食抗议。在乌克兰举行欧洲杯足球赛前6周,这位前橙色革命领袖的处境和基辅政权的所作所为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担忧。
季莫申科绝食抗议的消息传出后,俄罗斯、德国等国家以及欧盟和欧洲委员会都对这位前乌克兰总理的身体状况表示极为担忧。
疑遭殴打
季莫申科的辩护律师弗拉申科(Sergej Wlassenko)本周二在哈尔科夫市(Charkiw)探监后表示,季莫申科从上周五开始拒绝吃固体食物。她将通过"无限期绝食"抗议狱中所受待遇,并呼吁结束乌克兰的政治迫害。
弗拉申科宣读了51岁的季莫申科的一份声明,其中写道,上周五,她被三名壮男强行从床上拖起,要将其送往医院。出于害怕和绝望,她进行了自卫。之后,她的 胃部遭到猛击。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她失去了知觉。到了医院病房才苏醒过来。弗拉申科说,季莫申科的手臂和腹部都有淤血。在医院里,季莫申科拒绝接受乌克 兰医生的治疗。周日,她被送回了监狱。乌克兰检察院证实了季莫申科拒绝被送往医院,并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强制行为"。
西方和俄罗斯做出反应
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对季莫申科的状况表示极度担忧。他在声明中表示,柏林方面将继续敦促基辅,让季莫申科女士得到适当的治疗。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副主 席阿诺德·瓦茨(Arnold Vaatz)向《中德意志报》表示,他认为季莫申科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恰当的,不具有任何合法性。乌克兰政府决不能因此受到政治奖励。应该让它没有任何机 会通过举办欧洲杯足球赛为其施政赢得认可,否则将会让乌克兰反对派受到打击。他还呼吁德国官员,包括德国足协以及担负官方使命的人与乌克兰政府的所作所为 划清界限。社民党议会党团发言人呼吁乌克兰政府允许季莫申科到德国来接受治疗。
俄罗斯也呼吁基辅当局为保证季莫申科的权利采取必要措施,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找到避免内政复杂化的合适的途径。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委员会也对季莫申科绝食抗议的报道表示忧虑。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呼吁乌克兰政府立即就季莫申科的处境表态。应该允许独立代表和律师立即探望 季莫申科并有足够时间与其会面。欧洲委员会议会议长让·克罗德·米尼翁(Jean-Claude Mignon)警告说,绝食抗议将让本来就患病的季莫申科身体状况恶化。他呼吁基辅允许独立医生对季莫申科进行治疗,并让国际组织的代表有机会探望她。
季莫申科2011年10月在一场被指有政治目的的审判中因所谓滥用职权被判7年监禁。不久前,这位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的领袖又在另一起审判中被判逃税以及挪用资金。
来源:德新社、西德意志电台  编译:乐然
责编:洪沙

季莫申科2011年10月在一場被指有政治目的的審判中因所謂濫用職權被判7年監禁。不久前,這位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的領袖又在另一起審判中被判逃稅以及挪用資金。來源:德新社、西德意志電台編譯:樂然責編:洪沙


林佳龍,胡志強, 蔡其昌 ,吳英毅,胡婷婷



蘋論:台灣人是被嚇大的

李登輝擔任總統的時候曾說:「台灣人不是被嚇大的。」事實是,台灣人真的是被嚇大的,只是大了後就不嚇了。
最近一次的政治恐嚇,是台中市長胡志強在競選連任的眷村活動上說,年底若讓民進黨選上台中市長,將危及2016總統大選,若民進黨勝選,「退輔會沒了,中華民國也沒了。」

亡國危機分不清

哎唷,嚇死老百姓啦!但這是事實嗎?過去民進黨在各種選舉中勝選次數很多,還包括當選兩任總統,退輔會消失了嗎?中華民國蒸發了嗎?政黨輪替是民主常態,全民有目共睹,胡市長真的是留學現代民主的發源地英國嗎?
恐嚇選民只有在民主半生不熟的社會才有效,在成熟民主國家只會產生反效果,並遭人唾棄。胡在遭到質疑後辯稱:「台中輸了,2016不會受影響嗎?2016再輸,兩岸關係會好嗎?台灣前途會不會受到很大影響、中華民國還會存在嗎?這當然是危機,我講的話有錯嗎?」
改口稱危機比亡國適當;但從台灣前途會受很大影響直接一步跳到中華民國消失的結論,是種化約主義,邏輯太不嚴謹,確有危言聳聽,恐嚇選民之嫌,不 足為訓。須知從台灣前途受影響,到中華民國滅亡,中間還有許多階段、步驟和機緣,就像當年北越南侵,美國把結論跳到越南陷共,中南半島就赤化;然後東亞就 赤化,然後亞洲赤化,最後全球赤化,所以美國不能坐視「危機」,於是大規模介入,結果師老兵疲,大敗虧輸。越南赤化後,中南半島並未全盤赤化,亞洲與世界 更沒事,反而是蘇聯、東歐的共產政權崩解。
戒嚴時代,國府恐嚇全民說,解嚴和民主化國家就會門戶洞開,匪(當時稱中共為匪)會利用我們民主來消滅民主,中華民國就亡國了。所以不能民主化, 更不能與匪統一。台灣若獨立中華民國也就消失滅亡,所以不能獨立。於是用匪諜罪嚴辦統派及外省異議份子;用台獨罪嚴辦本省異議份子。那是個政府恐嚇全民的 漫長時代。

極端份子更極端

政治恐嚇的副作用很多,包括激化極端份子,抹去灰色地帶,強化意識形態對立,誇張危機與恐怖使人喪失理智。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祝禱這次選舉冷靜理性,風度優雅,不要互拋政治恐嚇。
蘋論:胡志強出馬與國民黨老化

胡志強拗不過黨(馬)的意志,終於答應再度出馬參選大台中市長。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國民黨和民進黨面對同樣的困局,就是老化和僵化。

當13年已成老笑話

胡 擔任台中市長經13年,若再當選,將創下台灣唯一連任4屆17年的民選市長紀錄。這紀錄很光采嗎?與蔣中正、趙麗蓮、吳三連、趙元任、于右任、伍子胥的老 笑話差不多,具有高度被嘲諷的趣味。當然,在民主社會只要合法,連任100次都可以;只是選民可能看膩了老市長那張臉,想換張臉看看。喜新厭舊是民主機制 的特質,也是人性。
一個政黨讓一個人當13年的市長,還想要他當17年,這個黨必有問題。可能的因素有:沒培養接班的人才。為了阻擋他搶中央的位子,就把他釘死在地 方首長任上。敵軍太強,認為只有他才有勝算。經營13年,當地的金脈、人脈、行政資源都在掌握中,他選即如臂使指,順暢有效;換人選則這些優勢都須打折。 這些如意算盤今年是否有效,在未定之天。可以確定的是老胡這次選舉比上次艱難,慘遭滑鐵盧的可能性是具體存在的。國民黨若愛惜老胡,就不該強迫他出馬。須 知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從國民黨迄今的候選人陣容來看,不是老派、守舊,就是官二代、富二代,找不到活力十足,熱情積極,精明能幹、器識遠大的候選人。這同時也是民進黨 的問題。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政黨政治,政黨孱弱,出馬的多屬平庸之輩,政治怎可能厲精圖治?又怎可能帶動經濟發展?政治的能力決定經濟制度的效能,沒有好 的政治革新和能幹的人才,經濟也受牽連而欲振乏力。

綠可用修憲做號召

政治經驗告訴我們,可良好運作的廣納型政治制度,不需要太多人的因素即可自動良性運作,就像精準的飛機使用自動駕駛即可安全飛行,官員平庸問題不大;但若制度缺陷百出,官員再能幹勤勞,都事倍功半。
台灣政府制度很遜,權力分配的安排混亂互擾,加上官員平庸,進入惡性迴圈,難以脫身。民進黨可以把修憲(制度部份)當作訴求,提出精闢的論述,肯定具有相當號召力。今年不論老胡勝負,都已顯示出國民黨的老化。



蘋論:有些離婚可當喜事辦
2014年01月29日



不少人在網路上表示:對胡志強市長的女兒胡婷婷宣布結婚才1年多就分手這件事並不意外。他們真正的意思是現代人結婚後離婚稀鬆平常,沒什麼好大驚小怪,並非單指胡婷婷婚變是預料中的事。是全稱命題,不是偏稱命題。
胡 志強現身說明約2分鐘,其中5度哽咽。老胡平日談笑風生,幽默風趣,有些人指摘他耍嘴皮子;其實他有感性的一面。胡太太車禍斷了一隻胳臂,老胡在電視上痛 哭求救,即是人性面的顯露,令人感動。如今女兒失婚,老胡在媒體面前哽咽,表露出一個愛女心切老爸的情感面。陰謀論者會說:「奇怪了,為什麼每到選舉他家 就出事?」

別老是談陰謀論

我 們選擇相信人性自然流露的真實性,對陰謀論不敢恭維,何況319槍擊案、連勝文被馬面打一槍等多起陰謀論,沒一個坐實的。台灣國號為「ROC」,除了貪污 共和國(corruption) 、賭場共和國(casino)、空難共和國(crash,有一陣子華航常出事)外,一個嶄新的國號在鼓樂聲中冉冉升起,就是陰謀共和國 (conspiracy)。
結婚不一定好,離婚不一定壞。兩人若個性不合,勉強住在一起互相荼毒,後半輩子怎麼過啊?比坐無期徒刑的牢還痛苦。佛家講的放下、捨得,在世間法 裡可能有同意離婚的意思。西洋16世紀以前男女多是奉父母之命結婚,愛情不成為前提。愛情成為婚姻的首要條件發生於16世紀,特別在英格蘭;17世紀跟著 清教徒漂洋過海到美國,18世紀成為中產階級的婚姻常態。20世紀前半葉,妻子還和過去數千年的妻子一樣,是男性的財產,負責提供性服務、生育後代、操持 家務。發源於19世紀的女性覺醒運動直到將近100年後才得到應有的平等權利,妻子賺錢養家,丈夫做家事、換尿片已稀鬆平常,夫妻的領域鴻溝已縮小到前所 未見的程度。

新女性拒絕沙豬

新女性不接受大男人中心主義,而是以自己的新地位(家庭經濟支柱之一)為基礎,努力創造新的完美結合模式。如果胡婷婷做為新女性與老公衝突摩擦不斷,老公若無法改變,還是早離早好。有些離婚是可以當喜事辦的。



司馬觀點:林佳龍是明日之星(江春男)


更多專欄文章
林佳龍在台中巿長初選勝出,並不意外,他和蔡其昌的民調都勝過胡志強,也不是意外,林蔡兩人都是朝氣蓬勃志氣高昂的中生代,和胡志強代表不同世代。大台中是兩黨決戰點,民進黨精銳盡出,國民黨說要武昌起義,真是生錯了時代。
蔡其昌這次倉促參選,不到兩個月,民調勝過胡志強,雖敗猶榮。他頭腦冷靜,善於分析,機智靈敏,臨危不亂,頗有大將之風。他得到新潮流全力支持,陳菊和賴清德都特地趕來站台,對他氣勢大有幫助。
新潮流在台中耕耘甚久,但與林佳龍八字不合,這次力挺蔡其昌,在練兵中展現實力。雙方事先保證保持風度,初選後再來大團結,但在中間出現不少摩擦,有待黨中央出面整合。

苦等10年毅力驚人

其 實,林佳龍的出線對民進黨的轉型有多重意義:第1、他與台中沒有什麼淵源,可說空降部隊,但他在台中一蹲十年,毅力驚人,當年和他一樣被稱為貝勒的中生 代,都禁不起考驗。第2、他是留美政治博士,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新聞局長、行政院祕書長、民進黨祕書長,在民進黨內仕途最順遂,但下決心到地方磨練,覺 悟一切靠實力,不靠提拔。第3、他群而不黨,在黨內獨來獨往,重視政策理念,自己主持智庫,結合各界學者專家,派系色彩較淡,所謂游系只是空殼子。第4、 他嚴肅內向,平易而不近人,有如隔層保鮮膜,初次在台中選舉跌了大觔斗,後來認真超越,充滿親和力,判若兩人,他太太廖婉如相夫有方。
其實民進黨台中巿議員水準不差,但是胡志強很會做人,口才又佳,巿議員對市政批評很多,但胡巿長像棉花,大家拿他沒法度,現在民心思變,主客觀條件對民進黨都是大好機會。
台中人文薈萃得天獨厚,不論農業工業空港海港,不論氣候地理居住條件,均為全台首選,無奈在政治上相當沉悶,缺乏活力與創新。二十多年來,民進黨在台中、南投或彰化的執政紀錄都禁不起考驗,最多只能當一屆。
如今,天賜良機,看民進黨會不會抓住機會,再造大台中。


胡志強(1948年5月15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祖籍吉林省永吉縣,生於北平市北京市),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現任臺中市市長中國文化大學董事會董事。
胡志強是臺中縣市合併前的末代臺中市長,也是臺中縣市合併後的首任臺中市長。


經歷

1993年獲頒十大傑出華人獎。1996年於台中市代表國民黨參選國大代表並當選。1999年獲頒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榮譽博士。

外交

1991年新聞局局長。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擔任駐美代表
1997年蕭萬長組閣時,因副總統連戰蕭萬長不贊同總統府授意出任外交部長的人選駐代表簡又新,胡被任命為外交部長至1999年,期間參與處理「兩國論」。921大地震發生後,正當世界各國迅速派遣搜救人員並提供技術和財務援助時,中共卻阻撓這些國際救難隊和救援物資抵台灣。胡志強表示俄羅斯的救難隊921當天要從莫斯科蒙古飛越中共領空馳台救援,卻遭中共阻撓拒不提供俄方申請的航道,迫使搜救隊飛機輾轉在西伯利亞的伊爾庫斯克與伯力加油,因繞道日本而 晚了12小時抵台(22日下午四時),延誤不少救災的黃金時機。胡志強表示中共在台灣發生大地震期間,仍透過聯合國等國際場合發言打壓中華民國,以外交手 段影響國際救援隊伍來台協助救災,更妄自代表中華民國及國民向各援助國致謝,其行徑只能以「趁火打劫」來形容,「此種違反國際人道原則的言行,是中共自十 年前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最不重視人道的表現,不但為我二千二百萬同胞斷然不能接受,相信亦為廣大國際社會成員同感遺憾與不齒。」胡志強也嚴正聲明,「我們絕不歡迎任何附帶政治動機及條件的協助,天災雖然傷害了我們的親人與鄉土,卻不可能動搖我們護衛尊嚴的意志與決心。」[2][3]

臺中市長

2001年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台中市市長,擊敗當時脫離民進黨參選的市長張溫鷹而當選。2002年8月下旬,為古根漢美術館台中建館案赴美國訪問期間中風,康復後其臉部在言語時及左半邊肢體(左癱)[4]皆留下中風後的痕跡。2005年尋求連任臺中市長選舉時,遭民進黨籍的對手林佳龍陣營質疑胡的身體狀況不適任市長,並由高大成等醫師公佈其病歷,引發洩漏病歷爭議,最後依然競選連任成功。
2006年11月18日,胡志強偕同夫人邵曉鈴高雄高雄市長國民黨候選人黃俊英輔選,搭車回台中市途中,於國道三號台南縣烏山頭路段遭小客車違規行駛路肩不慎彈撞車禍,市長夫人邵曉鈴身受重傷,左臂截肢[5],引發全國關切。2007年英國春季教育展期間,經過參展學生及民眾的票選,胡志強以63%得票率當選獲得第一屆傑出英國校友。同年5月30日遠見雜誌公佈二十三縣市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台中市居民光榮感排名第七、縣市長滿意度台中市長胡志強獲四顆星、縣市長清廉度胡志強獲第一名。
2010年初獲英國《MONOCLE》雜誌最新一期評選為「2010全球最受矚目的十大市長」,指出胡志強最大的成功,是8年期間讓台中市的犯罪率下降6成。8月代表中國國民黨與民進黨籍候選人蘇嘉全角逐首任台中市直轄市市長,選前轄區內發生「翁奇楠命案」因而打擊了選情,最後在五都選舉中以三萬餘票險勝(原臺中縣選區總票數輸對手一萬多票),繼續連任臺中市長;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地方自治史上首位連任三屆的民選地方首長。
2011年3月發生於臺中市西區的夜店大火,造成9死13傷,引發各界抨擊,但監察院經過調查後提案彈劾未獲通過,涉嫌瀆職之告訴亦經台中地檢署簽結。[6][7]同年7月,遠見雜誌評比3顆星市長,與張通榮並列榜尾。[8]
由於阿拉夜店大火,台中市府強力掃蕩夜店及相關行業,遭到批評「趕盡殺絕」[9]。 此外由於市府將異國餐廳以及Live House認定為酒店以及舞廳,所以異國餐廳及Live House亦遭受夜店掃蕩行動波及,音樂人的生存空間遭到壓縮。為了爭取展演空間,2011年7月31日下午500多名音樂人及網友在市府廣場前以『音樂 無罪、展演有理!』為口號遊行[10][11][12]。除此之外,由於市長在議會遭到議員質詢飲酒店相關問題,因此導致市長下令超商店外不得擺放桌椅,以避免民眾於超商購買酒類飲料後直接聚集在店外引發治安問題。此舉讓台中市成為全台灣唯一禁止超商在店外擺放桌椅的城市,業者不滿的表示:『台中市好像回到戒嚴時期』[13][14]
根據台中市政府於2011年6月份之調查,對於市長感到不滿意的民眾高達41.9%,而對市府團隊之不滿意則有37.4%,最讓民眾不滿意的部份為「道路維護與修補品質」[15]
2011年7月1日,遠見雜誌評比3顆星市長。[16]
2011年9月,根據維基解密公佈機密電文,胡志強得不到馬英九的重用,馬英九不支持胡志強當總統府秘書長,也不支持胡志強當中國國民黨副主席[17]
2011年9月7日,天下雜誌評比縣市長滿意度排名第二十一名,倒數第二名。[18]
2012年天下雜誌幸福城市調查:縣市長滿意度調查,台中市長胡志強排名全台縣市長第20名,僅高於第21名的台北市長郝龍斌、第22名的基隆市長張通榮,「郝立強」在倒數四名佔了三名(新北市長朱立倫為第19名)。[19]

家庭

胡志強與配偶邵曉鈴於1979年在英國生下女兒胡婷婷,後於1986年1月24日[20] 生下兒子胡韡耀


胡不見老長官 李也感不解

〔記者曾韋禎、唐在馨/綜合報導〕台中市長胡志強在李登輝總統任內,歷任 總統府秘書、新聞局長、駐美代表、外交部長等重任,卻在李登輝下鄉巡訪時刻意缺席;李登輝昨不解表示,辦公室都已經通知,也拜託對方了,怎還會這樣?台聯 秘書長林志嘉表示,這是個人修為的問題,缺乏對人最基本的尊重。
李曾一路提拔胡 兩人關係一度密切
胡志強在李登輝任內的一九九一年進入總統府擔任秘書,同時兼任第一局副局長,同年九月升任新聞局長,並於台海飛彈危機的一九九六年出任駐美代表;一九九七年蕭萬長組閣,擠下李登輝原本屬意的簡又新,出任外交部長。
李、胡兩人關係一度非常密切。一九九三年底的縣市長大選,李登輝積極下鄉輔選,還因老三台的輔選新聞過於密集,引發在野黨的質疑,時任新聞局長的胡志強為此在立法院內極力為李登輝辯駁。一九九五年李登輝的訪美之旅,胡志強全程隨行。
李提兩國論遭質疑 胡曾滅火、力挺
出 任外長後,胡志強積極安排元首外交,全力推動外交草根化;李登輝於一九九七年七月提出兩國論而引發外界質疑後,胡志強仍不斷對外滅火、力挺兩國論;胡志強 當時明確指出,當兩岸愈接近,就有必要把定位說清楚,駐外人員在兩國論提出後都士氣大振,因過去一直在等待這天的到來,現在只是說出既存的事實。
李登輝近來下鄉巡訪,即便是拜訪藍營執政縣市,也獲國民黨縣市長高度重視,但當年在李登輝手下擔任過近十年政務官的胡志強卻寧願宴請陳雲林,也不願接待李登輝。
對此,李登輝昨被詢及時也滿臉疑惑說「我不知道」。他說,辦公室已經通知對方,也有拜託對方,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同一時期擔任國民黨立委的台聯秘書長林志嘉指出,在那個年代可以長期擔任部會首長,胡志強當時是深受李登輝的提拔。
林志嘉感慨,李登輝是胡志強的老長官,又是這麼德高望重的長輩,親自造訪台中,胡志強於情於理都當盡地主之誼。就算胡志強顧忌中國的因素,這樣做也太超過了,這是個人修為的問題,缺乏對人最基本的尊重,最後反會傷到胡志強自己。
李辦未告知來訪? 蕭家淇被批說謊
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日前否認李登輝方面曾告知胡要來訪,昨遭李登輝基金會副秘書長郭昆文質疑「說謊」,蕭家淇則表達歉意,坦承「未與市長室做最後確認,導致出現資訊不對的回答」;胡志強則未回應。
郭昆文指出,李參訪台中行程基金會於九月六日傳真到胡志強辦公室,並電話確認轉呈胡核閱,甚至口頭轉達市長是否有空見面?基金會則在九月七日收到胡志強辦公室回電,表示「市長沒空」。
胡志強辦公室機要兼參事曹美良說,的確收到基金會傳真,但確認市長行程後,特別致電表達歉意,無法排出見面時間。






一年出國200天 辯「服務僑胞」

僑務委員長 行程11天 10天私人旅行






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頻出國,他稱「如果一年有三百天都在海外,表示我工作努力」。趙元彬攝

【陳郁仁╱台北報導】綠委邱議瑩昨天質疑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的職位「是個肥缺」,1年出國200多天,其中2010年到法國參加世界台商聯合總會會議11天,只有1天開會,10天私人旅行,「假洽公真旅遊」。吳英毅先說此行是台商邀約他參訪、旅遊,又改口指因冰島火山爆發延誤班機,最後辯稱:「長期在海外代表工作努力。」

自誇「工作努力」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審查僑委會明年預算,吳英毅回答邱議瑩質詢時表示,上任4年多,1年平均出國200多天,邱議瑩質疑每年出國這麼多時間,為何只有2010年參加世界台商總會會議有報告?11天行程只開會1天?是否每年出國200天都只有1/10時間辦公?
面對連番追問,吳英毅先是說:「只有那次是海外度假」,因許多台商邀約他參訪、旅遊;隨後改口當年因冰島火山爆發,班機大亂,多待了一個星期;最後吳英毅乾脆說,僑務委員長最主要的任務是服務僑胞,「如果1年有300天都在海外,表示我工作努力,沒在辦公室偷懶。」 

凍結200萬預算

邱議瑩昨天也批評吳英毅4年來唯一1份報告,內容竟然完全抄襲我國駐法代表處的新聞稿,因為當天我駐法代表呂慶龍也出席會議。綠委蕭美琴指僑務委員長到海外探視僑胞沒錯,但是不應進行私人旅遊。委員會昨天決議,將僑委會明年「派員出國計劃預算」1044萬多元凍結200萬元,等吳英毅補齊所有出國報告再解凍。
此外,馬政府執政後,僑委會英文名稱由「Overseas Compatriot Affairs Commission」改為「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Council」,在野立委痛斥易與中國混淆,若不改名13億餘元預算全凍結。最後朝野協商決議英文名稱改為「ROC(Taiwan) Overseas Community Affairs Council」。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Jan Koum, Brian Acton, WhatsApp


In Pricey Facebook Deal for WhatsApp, Two Strong-Willed CEOs
Leaders Must Navigat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Busines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an Koum
Born February 24, 1976 (age 38)
Kiev, Ukraine
Alma mater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Occupation CEO of WhatsApp & Managing Director in Facebook, Inc.
Years active 2009–Present
Organization WhatsApp Inc.
Known for Co-founding WhatsApp Inc. in 2009
Notable work(s) Co-founded WhatsApp with Brian Acton
Net worth Increase US$ 6.8 billion
Jan Koum (Russian: Ян Кум, born February 24, 1976) is CEO and co-founder with Brian Acton of WhatsApp, a mobile messaging application which was acquired by Facebook Inc. in February 2014 for US$19 Billion.[1][2][3]

Life

Koum is Jewish[4] and grew up in a village outside Kiev in Ukraine. He moved with his mother and grandmother to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in 1992,[5] where a social support program helped the family to get a small two-bedroom apartment,[6] at the age of 16. His father had intended to join the family later, but finally remained in Ukraine.[7] At first Koum's mother worked as a babysitter, while he himself worked as a cleaner at a grocery.[6] By the age of 18 he became interested in programming.[6] He enrolled at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and simultaneously worked at Ernst & Young as a security tester.[8]
In 1997, Jan Koum was hired by Yahoo as an infrastructure engineer, shortly after he met Brian Acton while working at Ernst & Young as a security tester.[8] Over the next nine years, they worked at Yahoo. In September 2007 Koum and Acton left Yahoo and took a year off, traveling around South America and playing ultimate frisbee. Both applied, and failed, to work at Facebook. In January 2009, he bought an iPhone and realized that the then seven-month old App Store was about to spawn a whole new industry of apps. He visited his friend Alex Fishman and the two talked for hours about Koum’s idea for an app over tea at Fishman’s kitchen counter.[8] Koum almost immediately chose the name WhatsApp because it sounded like “what’s up,” and a week later on his birthday, Feb. 24, 2009, he incorporated WhatsApp Inc. in California.[8]

東海大學的人與書(XXX) :梅貽寶、潘世偉、蔡清華,程宗賢, 賴怡成、 胡采禾

 東海大學的人與書(151) :

胡秋原的大女 胡采禾 化學系

 胡采禾 胡翼同 胡蜀石 胡卜凱 胡卜旋(傳記文學20040800)。[我們的父親]。

遠東兒童中文(第一冊)
作者:吳威玲、趙玉娣、蕭欣音、胡采禾◎編著  
遠東兒童中文是針對6到9歲的小朋友精心設計的中文學習教材,共三冊,目前已出版一、二冊。每冊均採用近百張全幅彩圖及照片,生動活潑、自然真......

東海大學的人與書(150)  賴怡成
  https://www.facebook.com/ihcheng.lai?fref=ts
很少的人像賴老師這樣寫臉書:他夢到心愛的、過世的爸爸;夫婦與老母親親熱地共遊,吃豐盛的日本料理;太太,偶爾有”老夫老妻”關係的領悟;女兒還會撒嬌……
他前一陣子說要練習小提琴曲;重溫舊技是應該的。 昨天他亮出高鐵站S店的brunch,還以為是要回朝陽科技評圖之類的。
沒想到晚上的臉書說,回東海參加同學的紀念會。他以屬於那情感緊密的團體為傲…..
過世的程老師,學生在Facebook弄一紀念往頁。有同學談起在巴黎拱廊街時,程老師談班雅明的熱情,那樣的悸動……
本文談的人物,我都還無緣一會,但是,似乎那樣的熟悉、有靈犀…….

東海大學的人與書(149)

程宗賢 助理教授 (  -2014)

資歷  
東海大學建築系建築學士 (1991)
Cornell University, Master of Architecture (1995)

潘冀建築師事務所主任設計師 (1997年9月-1999年6月)
浩宇工程顧問公司建築及都市設計師 (1996年3月-9月):
Pasanella Klein Stolzman Berg, Architects 建築設計師 (1995年9月-1996年1月)

出版
《新巴比倫計畫-不定形式的烏托邦及其影響》夯 dA雜誌 03
《桃園都市空間的風格與紀念性之研究》合著(
與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現代建築研究室)
作品包括: 淡水埔頂地區歷史步道與馬偕街修景美化計畫

▪ 程宗賢。2008年5月。<廣場與通道 – 羅馬都市空間之韻律分析>。《廣場與通道 – 羅馬都市空間之韻律分析學生作品集》。頁6-32。程宗賢著。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系。
花蓮基督教門諾醫院醫師宿舍
桃園龍騰三和三期住宅興建工程
桃園永光化工二廠成品廠
台中明道中學科學大樓新建工程

 東海大學的人與書(148)

 楊朝棟  教授     
兼 東海電子計算機中心 主任、儀器設備委員會執行秘書
  May 6, 2013 - 資工系楊朝棟教授所編撰的『雲端虛擬化技術』
 合著的"HPCC 效能評估程式實測與結果",收入《多核心高效能程式開發》新北市:碩亞,2013,135-62

東海大學的人與書(147) :
蔡清華先生當過均豪精密公司的高階主管(現為董事長室約聘顧問)、東海大學校友總會會長,群錄系統公司董事長。2014.2.16,我們在一場"我看東海大學"座談會後,交換書。 他送我的書是他從群錄系統公司退休時所有員工的慶祝會和祝福留言。

東海大學的人與書(146):

潘世偉英語Pan Shih-wei,1955年7月27日),臺南人,東海大學政治系畢,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美國康乃爾大學產勞關係博士。中華民國(臺灣)的勞資關係學者、政治人物。首任勞動部長。

 著書:潘世偉 - 勞工研究所
一)著作目錄(選列). 潘世偉(1988). 『從以色列工會運動看我國工會運動未來發展方向』勞工研究,91期,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 潘世偉(1989). 『對我國工會發展途徑 ...


東海大學的人與書(145):

(1900—1997)說:「她是『全人』(丈夫子女俱全)」,戚族中婚喪嫁娶,都要她到場,以保無虞。--- 梅貽寶《大學教育五十年--八十自傳》(台北:聯經,1986增訂版,頁77)。我讀此書,知道梅先生有吳哥窟的詳細筆,此行讓先生覺得不虛此生 …..

梅貽寶在1942年-1945年為燕京大學代理校長。據唐振常先生說他1992年到康乃爾大學訪問梅貽寶先生:「......先生92歲了,耳聰目明,神清氣朗,為述當年在極艱苦條件下請來四先生 (hc案:陳寅恪、吳雨僧、李方桂、蕭公權)任教經過,並談及陳寅恪先生有感於眼睛手術在醫院時師生晝夜輪流守護之情,對貽寶先生說:「想不到師道尊嚴,今日尚存於教會學校之中。」貽寶先生對我說:「辦了幾十年教育,陳先生這句話,對我是最高賞。」不知今之大學校長聽了此話有何感想?我欲問。」 (唐振常《川上集‧漫記蕭公權先生》北京:三聯,1996,頁336。)

1973年, 名教育家梅貽寶先生曾把類似的通才教育,在東海試過,大概是他開的“外文”書單份量重,太令人生畏,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其實,經典可能對有歷練過的成年人更有啟發性。

其實,我們要學美國學校的核心價值等「博雅」(或稱為「通識」)課程,很容易走樣。一來,許多西洋古典尚未有譯本,另外,如果沒有討論的課程,很難有所啟發。以前教授到東海客座(1974-75),即使是小班的通才課,由大三、大四學生選修,由於上述因素的限制,成效仍然大打折扣。

也許,「通識」這玩藝,要像林毓生教授講的芝加哥大學經驗:「比慢」,即,精讀經典,由一流學者導讀才成。【我們讀 Karl Popper的學術回憶錄,可知他在倫敦政經學院時,即有類似創舉。】


中研院集刊 附載: 墨家 梅貽寶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President Obama 不知所措, at Nelson Mandela’s memorial./ Barack Obama (3) : 醫保危機 (杜劍峰)

'If there was a plot, Obama's lost it. If there was a point, few can remember it. If he had a big idea, he shrank it. If there's a moral compass powerful enough to guide such contradictions to more consistent waters, it is in urgent need of being reset' (via Comment is free)
“It took a man like Madiba to free not just the prisoner, but the jailer as well.” — President Obama, at Nelson Mandela’s memorial.

從奧巴馬醫保碰壁看“大政府做大事”



杜劍峰
都 怨我。”(It’s on me.)這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在11月14日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多次重復的一句話。目前奧巴馬正經歷著他執政生涯中最難熬的一段時光。他的標志性“政績”, 被稱為“奧巴馬醫保”(Obamacare)的“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進入關鍵的落實階段後麻煩不斷。

先是新的醫保注冊網站上線後頻頻癱瘓,繼而大量民眾發現原有的醫療保險被取消,數年前奧巴馬宣傳推廣新醫保法案時做出的承諾被証明是不實之言。現在白宮不僅要要面對政敵和輿論的猛烈攻擊,甚至民主黨內部也逐漸出現一些“離心離德”的跡象,奧巴馬的民望更是跌至谷底。

在14日的記者會上,奧巴馬坦承聯邦政府工作失誤,對民眾表示歉意,並表示自己要負主要責任,同時對一些條款做出修整,承諾盡全力在短期內使醫保法案的落實走上正軌。但是記者會後,從媒體和公眾的反應上看,奧巴馬的“自我批評”對結束醫保亂局、挽回政府聲譽幫助不大。

新 的醫保法案早在2010年初就在國會獲得通過,但由於法案內容復雜,所以要分階段落實。今年10月1日由聯邦政府建設的醫保注冊網站正式上線,按計劃,民 眾在該網站登錄注冊後應該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保險。然而網站上線當天就出現嚴重故障,大部分時間用戶都難以正常登陸,雖然白宮聲稱網站開張首日有數 百萬訪問者,但是媒體隨後報道說,第一天全美國只有六個人注冊成功。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中,網站也一直處於半癱瘓狀態。

國會預算辦公室曾 預測2014年3月底會有700萬人通過該網站購買醫保,然而白宮11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一個月只有不到三萬人在聯邦政府的網站上注冊成功。新醫保 法案有兩個主要目標,擴大醫保覆蓋面和降低保費,而實現這兩個目標的前提是有大量的人通過網站購買醫保,網站運行出現嚴重問題,會直接影響新醫保的成敗。

就 在白宮被網站故障搞得焦頭爛額之際,媒體又披露出美國有數百萬人接到了原有醫保被取消的通知。由於新法案對保險公司出售的保險條款做出了詳細規定,那些目 前已經購有醫保、但是具體項目不符合新法規定的人便不得不重新購買,而新的保險因為覆蓋的項目更多,很多在價格上也往往要比原有的保險更高。

從 2009年到2010年,奧巴馬為了獲得選民對醫保法案的支持,曾在各種場合多達30余次的講話中反復強調“如果你喜歡自己的保險就可以保留它”,結果三 年後這些不得不重新購買醫保的百姓發現總統的承諾不能兌現,自然怨聲四起。現在媒體將奧巴馬過去在不同場合的講話剪輯到一起每天反復播放,指責他言而無 信,令其顏面大失。

新法案引發的麻煩更成為政敵攻擊奧巴馬的有力武器,參眾兩院已經多次舉行聽証會對有關政府部門進行調查。許多在 2014年面臨重選連任的民主黨議員,也開始在公開場合對奧巴馬政府展開批評。11月12日,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使以修改法案為代 價,奧巴馬總統也應該兌現自己的諾言”。

皮尤研究機構11月8日發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奧巴馬的民意支持率不僅跌倒歷史最低點 (41%),民眾對於他處理經濟、醫保、移民和外交等重要國家事務的認可程度都只有30%左右。11月12日昆尼帕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發布的民調顯示,有過半數(52%)的美國人認為奧巴馬不值得信任。

奧巴馬在第二任期開始後一直麻煩不斷,但“醫 保危機”無疑是他在總統生涯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一方面,立法通過醫保法案,實現民主黨“全民醫保”的百年夙願,是他上任後取得的最大政治成就,在這個法案 通過後,由於共和黨獲得眾議院的控制權,奧巴馬在施政上再無大的建樹,如果這個法案在落實中的問題不能得到順利解決,他治國成績單上的分數就很可能是不及 格;更重要的是,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成敗,已經成為評價聯邦政府在社會生活、尤其是經濟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試金石,如果醫保法案因在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而沒有起到預期效果,甚至折戟沉沙半路夭折,將會動搖奧巴馬及其他民主黨人所奉行的“大政府做大事”的核心理念。

如何對政府進行定位是美 國兩個主要政黨在治國理念上的根本分歧之一。民主黨認為聯邦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做大事、做好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我們齊心協力作為一個國家、一 個人迎接挑戰”。重溫奧巴馬的第二次就職演說,不難看出他對政府主導社會進步和經濟復蘇的信心;而共和黨則認為大政府是阻礙經濟發展的絆腳石,1981 年,同樣需要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困境的羅納德•裡根在他的就職演說中表示:“政府不是解決我們問題的辦法,政府本身就是我們的問題。”

在 2008年的競選中,奧巴馬出人意料地將共和黨總統裡根的歷史地位置於民主黨總統克林頓之上,原因是“裡根對美國社會發展軌跡的改變是尼克鬆和克林頓都未 曾做到的”。雖然奧巴馬對裡根的理念並不認同,但是奧巴馬無疑渴望自己也能夠像裡根一樣“改變美國社會發展的軌跡”。而醫保法案無疑是奧巴馬實現政治理想 的最好平台。

美國的醫療及相關行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六分之一,同時也涉及每一個國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由政府主導,使每一個人都享有質高價 廉的醫療服務,無疑是對民主黨大政府理念的最好背書。裡根在80年代的成功令共和黨的“小政府”保守主義理念深入人心數十年,奧巴馬無疑希望籍著醫保法案 的成功,徹底改變美國社會對政府角色的定位,使民眾對聯邦政府的積極作用更加認同,同時令聯邦政府在未來美國社會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然而醫保法案的美妙藍圖在落實的過程中處處碰壁,不僅使奧巴馬在華盛頓的政治鬥爭中落在下風,更給他“好政府”理念投下了重重的陰影。

《華 盛頓郵報》發表的一篇文章曾詳細報道了聯邦政府有關機構是如何在三年半中花費數億美元將醫保注冊網站建成一個“爛尾樓”的。文章中提到,盡管這個法案的落 實是奧巴馬最重視的一項工作,但是過去幾年竟然沒有一個人專門負責這項龐大的工程。官僚們耗費大量資源精力制定各項規章,卻沒有給技術部門足夠時間進行網 站建設和調試。在正式上線前一個半月,網站剛剛完成不到60%,但是出於政治壓力,明知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在未經充分測試的情況下,衛生部執意在10月1 日推出網站,所以才會一上線便癱瘓。

網站目前的注冊問題畢竟是技術問題,假以時日應該會得到解決,但是由於政府在處理網站和醫保政策時已 經失信於民,會不會令想要購買醫保的人望而卻步?一旦投保的人數低於預期,將使醫保市場保單整體價格大幅上漲,到時候政府能否有能力應付亂局?除了保險價 格問題,新法案強制百姓購買自己並不需要的保險,提高健康人群的保費來降低患病者醫保費用,這些舉措是否合理?

新的醫保法案對美國社會的 影響將在未來數年中逐漸顯現出來,法案的成敗不僅會很大程度上左右華盛頓的政治鬥爭和選舉結果,同時,集中了巨大權力和資源的聯邦政府,是否有能力對涉及 國民生產總值六分之一的極端復雜的醫保系統進行有效改革,還將決定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中聯邦政府在美國社會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作者杜劍峰現在美國從事生物醫學的博士後研究。在工作之余,一直關注美國的政治和文化,尤其對美國總統競選和娛樂工業有濃厚興趣。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您可以通過新浪微博與作者聯系。)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