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吳致緯駁)黃達夫:為什麼醫院沒有急診室?創造醫、病、健保的三贏;醫療專區可以救健保嗎 政府力氣用錯地方






(非常感謝榮總吳致緯醫師在我臉書的留言,我覺得他的觀點相當的重要,可以幫我們釐清重要事項。經他同意之後,特別將其留言摘錄,另開一欄,敬請大家參考。)

和信分類屬於區域醫院,按照規定,區域醫院應開設急診室。網友早在2009年就曾經質疑該院不對一般民眾開放急診問題,在2015年的今天,該院仍然以未加入急救責任醫院為理由未收治八仙火災危急病患(當然該院說法是”沒有送來“)。我想問,難道只要這家醫院永遠不加入急救責任醫院,那他們就可以永遠自外於緊急救護體系嗎?從被質疑至今至少整整六年的時間,都足夠蓋一家新醫院了!醫療資源有限,床位、器械、藥品、和手術房都是公共財,大家都知道做急重症吃力不討好,然而醫院不能因此就選擇性的“不發展”特定項目,遇事再以“能力不足”推諉。


拿區域醫院的給付就要做區域醫院的事,沒做好監督或放水那是主管機關失職。其實和信有急診,只是他們的急診選擇只收自己醫院的病人,其它醫院則沒有拒絕病人的權利。如果每家醫院都可以這樣選擇病人,那苦的其實是民眾,不是我們這些醫護。

關渡醫院是地區醫院,依法無須設立急診室;和信醫院是區域醫院,依法須設立急診室。答案很簡單,其實我們醫界對和信的要求就是要守法。區域醫院有領區域醫院的給付,那就要按規定做區域醫院的事,白話點說就是領錢就要辦事,不然您改叫“和信診所”就沒人會要求你分擔急重症。還有,台灣沒有《癌症專科醫院》,不要被矇騙了。不要傻傻的顧名思義,人家叫治癌醫院就以為只能治癌症,那榮民總醫院是不是只收榮民?



網評/為什麼醫院沒有急診室?
作者/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是台灣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因為是專科醫院,所以我們醫院的作業就與其他綜合醫院不一樣。譬如,癌症醫院不可能有侵入性心臟內科、心臟外科或創傷外科的醫師和設備。為了要維護病人獲得即時照護的權益,不願看到病人誤以為任何醫院都有能力處理所有的急診問題,把心肌梗塞或嚴重外傷的病人送到我們醫院,卻因為我們沒有這方面的專家與設備,再轉送附近的馬偕、榮總或新光等醫學中心,而耽誤了急救的黃金時機,造成令人扼腕的遺憾。
所以,從醫院成立之初,我們除了先向衛生署報備以外,當時醫院的院長宋瑞樓與我還親自拜訪鄰近的里長、警察局,向他們解釋我們的急症處理室沒有能力處理很多急診的問題,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及病人安全的考量,明白地說清楚我們醫院的急症處理室的功能只限於照護醫院自己的癌症病人。
這樣的安排在歐美醫界不但被接受,而且是理所當然的事。譬如,國際醫院評鑑機構JCI並不期待所有醫院都做一樣的事。JCI強調每個醫院都應該有其獨特的宗旨與使命,自己界定其服務的病人群。原則是要負責任把這群病人照顧好。
評鑑時,JCI會根據醫院的使命評估醫院是不是有能力好好照顧醫院所要照顧的病人。JCI唯恐醫院做其人力和設備做不來的事。如果我們醫院開放急診處卻沒有能力好好地處理病人的問題時,反而違反了JCI所最重視的維護病人安全的原則。

這麼多年來,醫院鄰近的居民從來不曾抱怨我們沒有對外開放急診而造成他們的不便,卻經常受到應該更了解醫療運作的醫界的批評,著實令人費解。也許台灣的醫界人士都是升學考試的佼佼者,受到「標準答案」的遺毒太深,導致思考往往很單元,認為所有醫院都應該做同樣的事。
不久前,楊志良前署長痛批台灣署立醫院將核心醫療外包的情況腐爛,不但貪污問題嚴重,還發現一些外包醫師是密醫,而陷病人於危險的境地。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台灣單元思考的評鑑制度所造成。大約在30年前,台灣的大型醫院都是公立醫院,今天的署立醫院就是當時的省立醫院,往往是很多城市裡面唯一的綜合醫院,理所當然地就應該負責該地區的急診作業。
但是,時代不同了,如今台灣的大型醫院林立。既然已經有那麼多大型綜合醫院有更多的專家、更完整的急診設施,為什麼硬要規定相形之下,規模小,資源也不多的署立醫院去做做不來又做不好的事呢?顯然,衛生署應有更多元、彈性的思維,去重新建構台灣的急診醫療體系,重新思考署立醫院的定位,紮實地來一次破壞性創新。
●作者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原文網址: 網評/為什麼醫院沒有急診室? | ETtoday論壇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629/527282.htm#ixzz3eWHYwlT8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臺大:我的學思過程4
黃達夫─沒有你,這件事情就不會發生




創造醫、病、健保的三贏 (黃達夫)


 
第二階段DRGs7月1日就要上路,最近在媒體出現一些負面的輿論。事實上,DRGs支付制度在世界各國已行之有年,正如健保署官員所說,因DRGs採用統包制度,同病同酬,包裹給付,給付值是根據過去的給付計算出來的平均值。當然,醫院接到每一個病人的狀況複雜度不同,不一定每一個都會賺錢或每一個都會賠錢,截長補短,照規矩做的醫院,應該不會吃虧。DRGs制度最重要的概念是把品質與費用控管的責任交給醫療提供者,自我控管越好,盈餘就可能越多。

為多賺錢擅加療程

長久以來,在論量計酬的支付制度下,是做得越多,賺得越多,更荒謬的是做得越壞,問題越多,賺得更多。就如不久前投書貴報的一位醫師所說「以現行制度,開刀開好了賺一次,開壞了賺兩次,甚至三次,健保都給付,醫院、醫師照樣賺。」前兩天,有位同事看了一位剛在一所醫學中心開過乳癌,前來尋求第二意見的病人,在借調病理玻片,重新判讀以前,根據病人帶來的病理報告,我的同事認為這位病人沒有必要做化學治療。但是,病人說醫學中心的醫師告訴她要趕緊做化學治療,而且還建議她自費做基因檢測。我們正在調玻片時,病人已經被叫回去裝人工血管了。我要在此強調的是,在實證醫學的框架下,癌症醫學是有清楚的治療準則。然而,在今天台灣的醫療現場,為了增加收入,醫師昧著良心做不應該做的治療的情況並不少見,這位醫師不但要花健保的錢,讓病人承受身心的痛苦,接受不必要的化學治療,還要病人自費做對該病人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基因檢測,令我極為痛心!
老實說,當我看到《商業周刊》所做DRGs專題報導中「救人的醫師,公開拒絶病人」、「如果我是醫院管理者,我可能會警告醫師,你不要給我收危險病人」、「DRGs上路,我們可能因為擔心收入,而少做一些檢查,這可能導致誤診率增高」……這樣的語言時,真是感慨萬千!
我的醫界同僚竟然會毫無掩飾地說出這些「完全忽視病人權益,只有錢的考量」的話,不禁想問,難道這是他們行醫的初衷嗎?醫師誓言的承諾被遺忘了嗎? 

遏阻劣行提高效率

根據歐美的經驗,DRGs支付制度,確實對醫院、醫師多做多住多賺的惡劣行徑產生遏阻的效果。而且也有增進醫院經營效率、提升品質的作用。只有當多做多住不能多賺還會多賠時,醫院才有誘因努力讓病人早日康復。在施行DRGs後,美加地區的病床約減少一半,但沒有發生急重症病人變人球的情況,因為輕病住院或延長住院的情況不見了。而且,對於忠於初衷的醫師而言,病人病情越複雜,挑戰越大,越能激起他為病人而奮力的意志,照顧越困難的病人越有成就感,怎會放棄他們呢?
如果醫療提供者遵守DRGs的精神,以最有效率又更經濟的方法為病人創造最高的價值,就能達到醫療、病人及健保三贏的結果。 
和信醫院院長 

點評論:醫療專區可以救健保嗎 政府力氣用錯地方(黃達夫)


更多專欄文章



黃達夫表示,不良健保制度是台灣醫護人員流失的主因。 資料照片

近 日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是服貿、貨貿的後門條款,並指示範區把醫療、教育商品化。正好點出我一直反對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設 立醫療特區的原因。因為醫療商業化,違反了醫療的核心價值。就如哈佛教授Michael Sandel所說,世界上還是有比錢更高的價值,醫療和教育不應該是商品。
我認為在地球村的世界,各行各業的國際化是不可抵擋的趨勢,所以,我不但不反對國際醫療,我還要積極鼓勵台灣醫療品質與世界接軌,勇於與世界評比。如果台灣所有醫院都能藉著國際競爭,提升品質水準,則不但能造福台灣的人民,還能以真才實力吸引國際病人。

費事修法阻礙發展

很 不幸的,經濟部、衛福部卻缺乏全面改革台灣醫療制度的魄力,而小鼻子、小眼睛地要為少數財團設立醫療特權專區,以一國兩制的手法,企圖讓少數特權醫院排除 在中華民國《醫療法》的管制之外,這豈不是政府帶頭犯法違紀。連前衛生署長葉金川都說,要推動國際醫療,只要全面開放醫療簽證,放寬居留期限就好了!何必 大費周章去修改《醫療法》,訂定特別條例。其動機何在?令人百思不解。不禁想問到底誰才是阻礙國際醫療的絆腳石!
在任何國家,醫療體系的存在,其 最重要的使命是照護全民的健康,在台灣正面臨五大皆空,住院醫師、護理人員過勞、醫療體系崩壞的緊急關頭,做為掌管全民健康福祉的政府,其當務之急,應該 是設法力挽狂瀾,趕緊推動健保制度的改革,醫界領導人更應該積極參與,來為台灣創造一個可長可久的健保體系。
令人感到痛心的是,當台灣醫療體系已 經進入加護病房的時刻,台灣醫界領導人物卻毫不在意健保體系崩潰對醫界及全民所可能造成的衝擊,還跳出來為特區背書,為少數醫院謀取小利。對於民間團體的 批評,他們一方面說,特區吸收的醫療人力為數不多,不會影響健保體系。另一方面又說,特區的設立可以留住台灣的醫療人才。既然,為數不多,將如何對防止人 才的流失有所貢獻呢?

健保劣制流失人才

請不要忽略台灣醫護人力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不良健保制度所造成惡劣的執業環境。如果政府不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就是智障!如果政府明明知道,卻不去面對,則是無能。足見推動醫療特區是捨本逐末的下下策,政府顯然是把力氣用在錯的地方了!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