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9日 星期六

曹永和 (Ts'ao Yung-ho 1920-2014) ;曹院士的隱藏文本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特稿──曹永和教授紀念專輯」已出刊,收有以下紀念文章:
    周婉窈/關於曹老師的幾則回憶
    陳翠蓮/懷念曹永和老師
    鍾淑敏/與曹老師一起唸日文的日子
    詹素娟/「金獅島」傳奇
    張隆志/一張失去主人的書桌:追憶曹永和老師
    陳宗仁/曹永和老師的光與熱
    李文良/熱誠追求學問的偉大身影
    李毓中/東亞海域史研究的偉大船長:吾師曹永和先生
    查 忻/因書結緣:曹老師與我
    陳榮聲/讀冊都是為著興趣


    臺大歷史學系通訊本專輯連結:Chou Wan-yao 和其他 3 人都分享了 1 條連結。
    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public_html/09newsletter/19/19-02-0.html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編按:  本系兼任教授、本校名譽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先生慟於2014年9月12日辭世,享壽94歲。
    HOMEPAGE.NTU.EDU.TW




  1. 臺灣島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zh.wikipedia.org/zh-tw/臺灣島史
    臺灣島史,或稱臺灣島史觀,是臺灣歷史學者曹永和(1920-2014),於1990年所提出的一個臺灣史史觀概念與史學理論。曹永和參考法國年鑑學派的觀點,結合歷史 ...

     





向大師致敬--
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9月12日病逝,享壽94歲。特刊出曹院士今年五月接受82期通訊【100週年館慶特刊】專訪全文,向大師致敬。
曹永和 臺灣史研究巨擘
採訪/陳世芳(國立政治大學臺史所博士生)、曾令毅(國立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生)
  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性格內向、沉默少言,幼時就喜愛埋首書堆,閱覽群書。求學期間已經常使用臺灣總督府圖書館(今臺灣圖書館),是戰前有過接觸臺灣圖書館實際經驗者。戰後,透過介紹進入臺大圖書館任職,在該館內工作近40年,在館中度過人生的精華歲月,也因長期浸淫於書海之中,為了整理各類圖書,自修習得日文、英文、荷蘭文等語文,勉力完成臺灣早期史、海洋史等相關研究,並獲中研院院士之殊榮。
  今年適逢國立臺灣圖書館百年館慶,本刊特別訪問這位在圖書館界長期耕耘的前輩曹永和,透過他的描述,我們將可走入歷史甬道,一窺臺灣圖書館在這位臺灣史研究巨擘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與意義。
  訪談之初,曹永和提到幼時求學的情形。一開始是讀士林公學校,三年級時全家搬到臺北市內,所以轉學到太平公學校。這是一個轉變,也讓他與臺灣總督府圖書館結下不解之緣。就讀太平公學校時,因為父親在附近的臺灣銀行上班,當時臺銀的出口面向今日的博愛路,與總督府圖書館的距離相當近。曹永和回憶說,一開始去圖書館,是父親上班時順便帶過去;之後就是自己購買公車的學生票,從大橋頭坐車去臺灣總督府圖書館,位置是在現在的國防部。
  總督府圖書館裡有分大人、兒童使用的圖書室。就讀公學校時,他是去兒童室看書,最常利用總督府圖書館的時間,則是學校放暑假的時候。當時總督府圖書館的館長是山中樵,他常在兒童室內講故事給小朋友聽。曹永和在圖書館讀過許多童話及兒童讀物,每次閱讀完這些書後,回家就用臺語講給祖母聽。
  公學校六年級時,他報考臺北二中,結果落第。因為成績比較差的同學都考上了,所以老師還特別去查問,結果真的是落榜。之後只好先就讀末廣高等小學校,與日本人一起學習。一年後重考,總算考入臺北二中。就讀二中期間,他還是常常跑總督府圖書館,但這個時候改去大人使用的圖書室。大人使用的圖書室在西門町一帶,與位於總督府對面的兒童圖書室地點不同。
  1939年臺北二中畢業,曹永和因為未考上高等學校,曾茫然的晃盪了一段時期。那段時間裡,總督府圖書館依然是他最常去的地方,在館裡看書消磨時間。每天早上他從士林步行一個半小時,前往位於今總統府旁的總督府圖書館,看了一整天書後,傍晚再走一個半小時回家。曹永和說:「走路是因為沒錢搭車,自己又不會主動跟家人撒嬌要錢,所以乾脆步行就好。」
  在總督府圖書館自修半年左右,在父親要求下,進入士林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工作。當時每月薪水25圓,10圓拿給父親,10圓存在自己工作的信用部門,剩下的5圓就拿來買書。工作之後餘暇不多,無法自由的去圖書館看書,只好開始自己買書,建立自己的圖書館。從那時候起,曹永和的買書習慣延續了數十年,至今不改。據目前照顧他的看護形容:「現在曹院士幾乎每星期購入6-7本書,看完又繼續買,每次買書都花費數千元不等。」熟悉曹永和的人也多半知聞,其藏書不計其數,自宅內甚至有按照圖書館圖書分類編目,日文、英文、荷蘭文等各類語文的藏書十分豐富,有如小型圖書館。
 「士林雖然是一個小地方,但是讀過中學校的人很多,所以叫做士林。」1940年,曹永和在從小生長的士林地區,組織「協志會」。曹先生說,協志會屬讀書會性質,1941年舉辦士林文化展,《民俗臺灣》第一卷第六期中還刊載了文化展相關紀事。為了辦文化展,他還去總督府圖書館借出10本書來展出,也因為透過此次辦展,讓他與山中樵館長更加熟悉,在館長同意下,之後他可以把不可外借的書籍借回家看。
  戰爭末期,為避免戰火波及,曹永和提及總督府圖書館也進行「疏開」,將書籍分散至各地收藏。戰後,原總督府圖書館館舍改由國防部使用,圖書館一時之間無處可去,只好商借臺灣博物館地下室與一樓繼續營運。
  1947年曹永和進入臺灣大學圖書館任職,負責管理圖書館事務,另一方面也投入臺灣史相關研究。當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在周憲文的領導下,從事日治時期及戰後的臺灣經濟研究。周憲文撰寫相關文章時,常感原始資料引用不易,故與曹永和商量出版清朝時期臺灣文獻的計畫,其成果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臺灣文獻叢刊》。
  為出版《臺灣文獻叢刊》,曹永和除了利用臺大圖書館的藏書外,也向當時的省立臺北圖書館(今臺灣圖書館)借書抄錄。有關臺灣文獻的相關目錄,請來任職於省立臺北圖書館的館員劉金狗、高碧烈幫忙抄錄。在臺灣圖書館任職超過五十年的高碧烈對於當年與曹永和的合作經驗,至今仍記憶猶新,他說:「曹永和任職於臺大圖書館,是位熱心的老前輩,在圖書館業務上會與我們來往。每當曹先生來到我們館內的時候,因為他對日治時期舊籍相當熟悉,常給予我們指導與協助」。
訪談最後,當我們請曹永和院士為即將歡度100週年的臺灣圖書館說幾句話時,曹永和的反應相當有趣,他說:「圖書館沒有了!」原來,對今年高齡95歲的曹永和來說,他最所熟悉的總督府圖書館原館在戰後已不存在,現在的臺灣圖書館新館他尚未去過。曹永和表示,現已不良於行,若腳方便的話很希望能到新館去看看。思索良久,他說:「希望臺灣圖書館能夠永永遠遠存在。」表達對臺灣圖書館百年館慶的祝福。
(編按:2014年8月2日,曹永和院士受國立臺灣圖書館陳雪玉館長之邀,蒞館參加100週年館慶)
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臺北帝國大學史學科的研究

他以本土化和國際化的多元觀點,1990年發展出對近代台灣史影響深遠的「台灣島史」概念,他認為,「台灣島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舞台」,因此不管環境如何變化,只要是生活在台灣的人,跟台灣的關係就不會變。學者評論認為,曹永和的史觀,開啟了「以地範史」的不同路徑。

荷據時代台灣史的先驅研究者曹永和院士,離開我們了。

曹院士沒有顯赫的學歷,但他自學成師,開創「台灣島史觀」的史學典範,引領我們從海洋觀點來思考台灣自十六世紀以來的發展歷程,奠定了台灣史研究的國際地位。

曹院士留下許多經典的研究成果,提攜後輩不遺餘力,影響了往後好幾代的台灣史研究者。曹老師的離開,是一個典範的過去,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承擔更多的開始。

敬悼我們敬愛的曹老師(1920-2014)。
晚上看報紙,幾家報導都提及曹老師主張的「臺灣島史」概念。以下是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內容,茲迻錄於此,供網友參考。
~~~~~~~~~~~~~~~~~
一九九○年,在一本性質上屬於同仁刊物的《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中,有一篇短短兩頁多一點的文章,篇名叫作〈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作者是曹永和,其實是訪問整理稿,當然內容貨真價實是曹永和先生的想法和主張。手冊上的第三條引文,是「臺灣島史」這個概念的重點,讓我們來看一下:
如果我們像過去一樣,太注重政治的變遷、漢人的觀點,而不知該考慮到:臺灣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舞臺,從史前時代起,便有許多不同種族、語言、文化的人群在其中活動,他們所創造的歷史,都是這個島的歷史;那麼,臺灣歷史的研究便難以超越政治化的限制。若是我們能夠換個觀點,以臺灣島上「人民的歷史」作觀點去探究,或許能夠另闢蹊徑。
這個講法是負面陳述,他接下來建議要「在臺灣島的基本空間單位上,以島上人群作為研究主體」研究臺灣的歷史,這就是正面表列了。我們綜合曹先生的主張,「臺灣島史」概念,基本上具有兩個重要構成,其一,在地理空間上,以臺灣作為歷史研究的一個獨立的單位;其二,在人群方面,以臺灣島上的人民作為研究對象。由於曹先生幾度說要從「人民的立場」出發,上述引文提到「不同種族、語言、文化的人群」,也就有了跨階層、跨族群的意涵在內。
(中略)曹先生提出「臺灣島史」的概念,是戰後以來,對臺灣史研究可能開闢的新路徑,講得最清楚明白的,具有界碑性的意義。也就是說,他立下了一個清楚的界碑(landmark),標示了臺灣史研究的一個新方向、新天地。
(周婉窈,〈山、海、平原──臺灣島史的成立與展望〉http://goo.gl/9OOBG1
~~~~~~~~~~~~~~~~~
「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有不少曹永和老師相關的文章,想了解曹老師的學術傳承,或可參考以下兩篇:
1、 曹永和教授主講,「臺北帝國大學史學科的研究」(臺大歷史系「八十週年系慶講座」演講紀要,2008/11/01)(上)http://goo.gl/HcUWEl;(下)http://goo.gl/xlO087
2、 人物專訪:海洋史的大家長──曹永和院士(上)http://goo.gl/mIggGx;(下)http://goo.gl/D7qOFw
另有多篇相關文章,歡迎點閱。
~~~~~~~~~~~~~
「臺灣與海洋亞洲」臉書所附短片網址:
2009年11月15日國立臺灣大學頒發名譽博士學位給予曹永和院士時,曹老師致詞片段:http://youtu.be/mudqX7FUNO8



曹永和(1920年10月27日-2014年9月12日),台灣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台灣大學榮譽博士。以研究台灣荷西殖民時期與提出「台灣島史觀」著名。

背景[編輯]

生於台北士林,1939年台北州立第二中學畢業,在士林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工作,工作之餘自行閱讀中國歷史、中西交通史著作。1947年-1985年供職於台大圖書館,歷任助理員、館員、典藏股長、閱覽組主任、研究圖書館主任,期間開始在《台灣銀行季刊》等刊物上發表台灣史論文,並協助周憲文整理出版《台灣文獻叢刊》,陸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
1984年被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聘為兼任研究員,同年成為台大歷史系兼任教授。

研究與榮譽[編輯]

曹永和通曉英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拉丁語及荷蘭統治台灣時期所使用的十七世紀荷蘭語,曾參加荷蘭萊頓大學組織的《熱蘭遮城日誌》編校註疏工作。
他以深厚的南洋及世界史素養,在「本土化」與「國際化」雙重視野並置下,於1990年提出對近代台灣史研究產生一定程度影響的「台灣島史」概念──以生息於這座島嶼上的人民為主體,來看台灣的歷史。「不管時代環境如何變化,只要是生活在台灣的人,跟台灣的關係總是不會變的。」他認為,台灣史學的研究過去太注重漢人觀點與政治變遷,不曾徹底看清──「台灣島本身即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舞台」。吳密察在〈台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中寫道:「相較於史學家長期以來習用『以人範史』概念,曹永和1990年標舉的『台灣島史觀』,則開啟了『以地範史』的不同路徑。」[1]
199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年11月21日獲荷蘭女王碧翠斯頒授奧倫治-拿騷勳章Order of Orange-Nassau),以表彰他對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活動歷史之研究的重要貢獻,他也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臺灣人。[2][3]2012年11月獲頒日本旭日中授章[4]

主要著作[編輯]

  • 《台灣早期歷史研究》
  • 《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
  • 《中國海洋史論集》

社會參與[編輯]

2012年參加連署反媒體壟斷運動[5]

參考資料[編輯]

參考書目[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曹永和, 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自學典範 曹永和院士,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臺灣史研究所, 國立政治大學

參見條目[編輯]

*****

台灣歷史學界的一代宗師——曹永和(1920-2014)




人氣指數: 176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島史觀」的原創者
最近以94高齡仙逝的台灣歷史學家曹永和院士,可以說是台灣史學界的一代宗師,同時也是台灣學術界的傳奇人物,他是台灣史的活字典。他是中研院院士中,除了錢穆之外,唯一靠刻苦自學而沒有讀到大學者,但是他對台灣史的全面了解與掌握,則沒有任何一位院士能勝過他。他通曉十多種語言,從台大圖書館職員,做到台大榮譽教授,並且是國際知名的台灣史權威。他最大的貢獻是率先提出「台灣島史觀」,建立超越既往的獨特史觀:「以時間為座標,以生息於台灣的人民為主體。從史前時代一直到現代,不同的族群在不同的時期來到台灣,他們在台灣所創造的歷史都是台灣史。」
圖片來源:民報
在1980年代,曹永和率先提「台灣島史觀」這個觀念,他是原創者,並廣為各界認同。他以「人、時間、空間」這三個因素,建立獨特的台灣史觀,超越政治史的限制,朝向人民的歷史與區域的歷史。因此曹永和的台灣史,不是統獨的史觀,也不是漢人的史觀,不屬於「中國五千年史」,也不屬於「台灣四百年史」,而是包括「史前時代」一直到現代的完整台灣史,在時間的座標上,至少涵蓋六千年的台灣史。
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張若華
1920年出生於台北士林的曹永和,雖然是一位偉大的學者,但求學之路,十分曲折不順,從小喜愛閱讀的他,考運卻甚差,他之所以能成功,除了自己苦學努力之外,他一生都有貴人相助。
曹永和雖然出身士林有名的書生門弟,世代皆以教書為業,祖父曹天相信設私塾授業,父親曹賜瑩畢業於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任士林八芝蘭公學校訓導,他的弟弟曹永坤也是台灣樂壇知名的資深樂評家。但曹永和考中學落榜一次,報考高等學校又落榜二次,所以他沒有讀過大學,最高學歷是日治時代的台北二中(現在的成功中學),由於考試失利,身為長子的他壓力極大,家裡又要他攻讀醫科,失落之際,一時也曾有出家避世之念,所幸在台灣總督府的附設圖書館逃避家人與升學時,體驗到閱讀之樂,而成為一生愛書之人;又結交同樣好學有理想的友人而互相鼓勵扶持,進而結識了後來的妻子張若華。而張若華可以說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沒有以前的張若華就沒有今天的曹永和。
張若華出身萬華富貴人家,她先後畢業於台北第三高女與台北女子高等學院,在校是風雲人物,也是勇敢自主的摩登新女性,她的父母兄長認為嫁給醫生才能幸福,但這位千金小姐不但沒有與醫生結親,反而下嫁落第的秀才曹永和,戰爭彷彿是上帝派來的媒人,本來父母反對他與曹永和的婚姻,但因戰爭後期,母親去世,大哥以軍醫身份戰死沙場,而當時曹永和沒考上醫學院,兵役檢查也不合格,因此沒有被派上戰場,終於在1945年5月,在台北最邀烈轟炸背景下,女方家長放棄反對,讓擔任士林合作社書記的曹永和與在台北帝大文政學部擔任職員的張若華,苦戀而終成眷屬。
曹永和婚後,由士林搬到台北,遠離「士林協志會」活動,順利迎接終戰,沒有捲入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而替戰後的台灣史研究留下人材,他雖然沒捲入政治災難,卻生了一場大病,沒有他夫人的細心照顧,也許他也無法安然脫險;病癒後如果沒有他夫人的辛苦工作幫忙家計,照顧三位子女成材,曹永和也不可能專心投入學術志業,成為一代宗師,因此張若華是曹永和心目中永恆的女性,她引領他的學術心靈向上提昇,進而開創一片台灣學術的新天地。
從古老文獻打造學術殿堂
曹永和生命中的另外二位貴人是楊雲萍和陳紹馨,由於他們二人的合力推薦,曹永和才有機會在1947年3月,進去台灣大學圖書館工作,這個時候也正是台灣大學文學院長林茂生,被國府政權殺害的時刻,(林茂生是台灣人第一位美國博士,是美國哲學家杜威在哥倫大學的得意門生,也是當時台灣人最博學的學者之一。)他在這裡整整如魚得水地工作了38年,才在1985年從台大圖書館的工作退休下來。
作為圖書館專業人士,曹永和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從古老文獻打造學術殿堂。」他除了幫助整理台北帝大自世界各地蒐集而來的珍貴資料外,還受邀去荷蘭萊頓大學資料中心協助整理古荷蘭文檔案資料。就圖書館學的立場而言,資料只有進了目錄才有被研究者利用的機會。荷蘭與台大有很多資料因為欠缺分類整理而無法被學者運用,以致於更新更正確的知識不能被建立,這些整理除了仰賴圖書館學分類方法,更需要判讀資料的學術專業與語言能力,而博學兼懂得多種語言的曹永和正是這文面的長才,祗有他才能把台大圖書館的古老文獻,打造成世界性的研究荷西時代的學術殿堂。
台灣的曹永和之所以懂得十種以上的語言,主要是得力於台大圖書館的藏書和他個人所下的苦功夫,因為十七世紀的台灣史料,大多以非英文方式存在,經常出現荷蘭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而台北帝大時期的資料,以日文最多、德文、英文、法文也不少,因此為了全面掌握歷史資料,曹永和立志下苦功夫,除了漢文和日文外,他也開始慢慢瞭解以上六種語言,一本本破舊的圖書資料,被歸類上架後,經過曹永和的解說就變成貴重的文獻珍寶,台大圖書館的同事們常說:正是曹永和賦予這些史料生命力與再利用的機會。
荷蘭治台史權威岩生成一得意門生
曹永和生命中另一個貴人是岩生成一,沒有岩生成一的知遇之恩,可能就不會有曹永和的 學術成就,他的學問能如此紮實並廣為國際所知,與台灣史(尤其是荷蘭治台史)權威岩生成一的傾心教導 有密切關係,1960年代他將自己的論文大家寄去東京大學給岩生成一,受到岩生賞識,他甚至為此來台灣與曹永和見面,並為曹永和爭取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獎學金,可以讓他到東大的東洋文庫研究一年,並正式成為岩生成一的私塾弟子。當時的岩生己自東大退休,卻特別到東洋文庫為曹永和一人講課,並介紹他去東大史料編纂所研究,為曹永和的古荷蘭文與台灣史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介紹他一些日本學界的知名學者:山本達郎、長岡新治郎、永積昭等。
岩生成一疼惜學生的作法,也深深地影響了曹永和,學生留學海外都因他的介紹信,而被當地的教授特別關照,曹永和桃李滿天下,不只歐美,包括海峽兩岸都有學生,他對學生不分立場都給予指導,曹先生雖有本土意識,但他不藏私的治學精神更值得敬佩,胡適向來自視甚高,晚年在台灣任中研院院長時,不論學術和政治問題都是他講給別人聽,唯獨台灣史問題,胡適會自動來 請教曹永和,因此台大歷史系教授黃富三說:大家都稱曹永和是「活的百科全書」、「活目錄」,正因為他有求必應,對圖書典籍如數家珍。
「厚積薄發」的典範人物
蘇東坡曾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勉人治學務在深厚,而發表務在謹嚴。在學問上,曹永和就是「厚積薄發」的典範人物,默默耕耘三四十年才開始著書立說,他非常重視著書立說應該有利於後學,必須能丹青照世,因此他在59歲(1979年)才出版第一本著作(台灣早期歷史研究),接著80歲(2000年)才結集出版(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書中每篇都是擲地有聲之作,也是當時台灣史拓荒的里程碑之作,至今仍然經常被學術界所引用。他最早的一篇論文是(近世台灣鹿皮貿易考),1982年他的(東亞的胡椒貿易),是台灣第一位學者,在國際最重要的漢學期刊(通報)發表論文者,而1980年代後期發表的兩篇論文(環東亞海域的國際交流)和(台灣島史的概念)更是震撼國際史學界的開山之作。
1985年他從台大圖書館退休之後,台大才延聘曹永和為兼任教授,開授台灣史課程,台大學生才有機會在課堂上親炙曹永和的風釆,1985年,他在研究所開授「台灣史專題研究」課程,他以此研究班為場域,培養不少新生代的台灣史研究人才,成為台灣史教育陣容的生力軍,協助終結國民黨政權將台灣史當成地方史或中國史的一部份的屈辱局面。1987年他的得意門生張隆志發起成立「台灣研究社」,邀請曹教授擔任指導老師,發起學生擔任義工整理台大圖書館內留存的日治時期資料,將之編目整理公開,這個活動使台大學生認識過去被刻意隱藏曲解的歷史,而逐漸形成本土認同,並使台灣史研究者能大量利用日治時期的研究資料和成果,奠定後來台灣研究的基礎。1990年台大歷史系成立台灣史教研室,由曹永和、黃富三、吳密察等歷史系教授組成,並在台研社學生支援下,召開第一次台北帝大學術研討會,這是台大第一次校史研討會,並促使陳維昭校長決定開始編寫台大正式校史與各院院史。
曹永和38年的公務員生涯,祗得到40萬台幣的退休金,而他一生的薪水大部份都花在買書和幫助學生身上,幸好夫人張若華善於理財管家,才有可能在1999年,他捐出一千萬成立「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來推動台灣史的教育研究事業,基金會與知名的遠流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系列的史學名著,終於使荷蘭時代的台灣史變成了顯學。我很榮幸地在2002年台南文化局長任內,在台史館長劉峰松策劃下,有機會與曹永和教授一起,在台南市政府合作舉辦,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荷蘭時代台灣史的學術研討會」,我個人也獲益良多,我們文化局出版的江樹生翻譯的蘭學巨著(熱蘭遮城日誌)也有曹先生的心血在裡邊,我為了主編的「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我曾三次拜訪他那藏書豐富的溫馨的家,雖然他是飽學之士,為人非常謙虛與客氣,外表木訥寡言,但提起台灣史問題,他卻滔滔不絕地回答你的問題,因此每次訪問他,都有滿載而歸之感。
大器晚成的一代史學宗師
他確實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一代宗師,1998年(78歲)他才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年(82歲)他是台灣人中第一位榮獲荷蘭女王碧翠斯頒授奧倫治.拿索勳章,2009年(89歲)那一年才獲得台灣大學名譽博士,2012年(92歲)才榮獲日本政府盼發的全球性的「旭日中授賞」。他為人的謙虛,可以從他當選院士後的感言看出:「我的古荷蘭文還沒出師。台灣史的研究,現在才真正要開始建立而已。」他大概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所專長的荷西時期的台灣史,今日已經變成熱門的顯學,我個人特別期待,他的眾弟子能聯合起來,集體創作一部,從南島語系的台灣原住民觀點,符合曹永和的「台灣島史觀」,一部完整的「台灣史」,相信那時他就會含笑于九泉之下。
想要進一步瞭解曹永和的生平事蹟與思想歷程,可以參考三巨冊的「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以及給青少年看的一部勵志書:「曹永和傳記(自學典範)」(曹銘宗著),在此書的序中,科學大師的李遠哲,給曹永和這位歷史人文的一代宗師,寫了一段公允的評價:「據遠哲所知,台灣由於地理位置與歷史發展過程的影響,使台灣的歷史風貌不同於大陸文化,而獨具海洋文化與本土的特殊性,台灣歷史發展的獨特性所孕育的本土特性,在於一方面源於閩南?的東南沿海文化,但同時因歷代政權、族群、商貿活動等因素所交織作用,而形成台灣島特有的文化內涵。為了研究這種豐富而特殊的本土文化,曹院士身體力行,倡導於先,利用古荷蘭文、英文、日文及中文化等多種語言文字,而成就了他今日作為台灣史研究的先驅與大師的地位,在台灣史研究的領域中,建立了優良的典範。」
註:林衡哲寫於南加州亞伯蘭市2014.9.30,此文參考廿世紀代表性人物(二)
- See more at: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274#sthash.qyv2epfl.dpuf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