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孫慶餘專欄:內閣制、朱立倫的考驗─修憲「還權於民」


孫慶餘專欄:朱立倫的考驗─修憲「還權於民」

孫慶餘 2014年12月15日

朱立倫參選國民黨主席,發表《找回創黨精神  和人民站在一起》臉書及後續談話,句句深入,點出當前憲政及政黨政治的改革之道,其中如內閣制、投票年齡降到18歲、政黨門檻降到3%、檢討單一選區兩票制(擴增不分區名額)等,都切合當前台灣需要,可以補偏救弊。

而修憲的目的,朱臉書說:「十多年來的憲政僵局(藍綠對決而無制度性解決如解散國會重選)及失能的政治體系(扁馬皆自行其是、有權無責、蔑視民意),無法解決人民的問題。唯有重建權責相符的制度,讓人民的力量進入體制內運作,才能打破憲政僵局,解決藍綠對立局勢。」簡而言之,修憲目的就是「還權於民」。

還什麼權於民?台灣不是已經實行民主政治、「主權在民」了嗎?不然!只有兩年或四年投一次票,投完票後阿扁搞急獨、搞「一人目標」的公投綁大選、為此和美國對幹,馬英九搞油電雙漲、搞傾中、圖利財團、殘害小民,台灣人民全部莫奈他何,彈劾及罷免的門檻被國民兩黨提到無限高(以保障兩黨所有在任者),人民不但不是「主人」或「主權者」,還是盧梭所說的「投完票後又變回奴隸」。

朱立倫看清了問題所在。總統制是死路,台灣現行的也不是雙首長制,而是總統加傀儡閣揆制,當某一黨「完全執政」時,五院全部控制在總統一人手上(立法院長也必須參加總統府五人小組會議),立法權蕩然無存,只能靠反對黨的杯葛維持一點「人民」尊嚴。看看立院國民黨大小黨鞭一副「奉主子令」的嘴臉,壓制眾立委,就知道總統制已成台灣最大禍根。

同時,扁馬既能不受議會監督的圖利特定財團(頂新完全是馬英九一手養大的「吃人怪獸」),哪一天,透過密室交易把台灣出賣(如馬版服貿協議等),也是那個唯一有權無責、不受監督的「超級大總統」。

有人說台灣不適合完全內閣制。但請注意,內閣制是凡人政治,總統制是超人政治,必須超人(能力及人格完善)才能勝任總統職位。否則像菲律賓曾是亞洲頭等民主國家,一換成馬可仕獨裁,國家就從此無法再起。而台灣經過狂人阿扁、偏執庸人馬英九,國力已大幅衰敗,還能經得起另一個馬英九(蔡英文外號「九妹」「女版馬英九」)、另一個阿扁再蹧蹋四年嗎?人民十六年還受不夠嗎?

朱立倫說國民黨未來不需要新的共主、新的明星。已經飽受劣級共主、明星之害的台灣,同樣不需要新的共主、明星(大總統、準總統)。

當公民運動已經起來,網路世代已有能力選賢與能,政黨與一般人民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也已快速改變,代表家父長舊權威的總統「共主」就不需再存在,拿掉總統等於拿掉人民心目中主子與奴才的辯證關係,讓「臣民」學習並正式晉級「公民」。

(註:國民兩黨大選崩盤,從不敢檢討扁馬,就是臣民心態作祟,是奴才替主子避諱。這樣的朝野兩黨沒有資格談政黨政治,蔡英文搞國是會議也極可能是給朱立倫穿小鞋,變相增加內閣制修憲難度,讓修憲因複雜化而難產,維持台灣的「黨國總統制」。)

事實上,一大堆立委決定,至少比一個劣質總統決定要周延、周全,也更尊重民意,尤其沒有選舉壓力的現任總統更可怕、更剛愎。問問人民立委還是總統更接近民意,答案一定是前者。

有人很羨慕美國總統制的成功。但請注意,不談政治文化,光是制度上,美國依據的就是權力分散與制衡原則(台灣是五權合一,立法院連調查權都沒有,調查權全掌握在總統及他任命的人手上),州與地方政府擁有充分自治權,國會議員又大多不受黨紀約束投票,國會代表的不是黨而是人民,司法的獨立更是台灣望塵莫及。美國總統受到這麼多分權與制衡(不要忘了還有更重要的輿論和民意),總統根本無法變成無人能制的「超人」,這樣凡人式的總統制當然成功了!換言之,無論什麼制,只要是凡人政治,只要人民能制,那個制度就是真正民主政治,就一定成功!

台灣也有很多人羨慕法國的半總統制或「左右共治」,以為最接近台灣現況,最易取法。但法國「第五共和」是針對內閣制失敗的不得已補救,是更劣質的制度。原因出在法國人身上的「盧梭基因」太濃厚,民意高於議會、高於法律,以致憲法更換頻繁,帝制與內閣制此起彼落,最後形成帝制與內閣制的矛盾並存,「左右共治」靠的是忍讓,而非制度。同時人民對總統非常挑剔,在國會選舉中總是偏好反對黨,國會又極易隨輿論而擺動。這是台灣絕對不能學習也學不會的畸形體制,是激情而善變的法國式產物。

台灣的出路在內閣制,而內閣制需要改五權為三權,需要朱立倫臉書所提的諸種條件配合。朱已清楚看出國民黨及國家體制的問題所在及解決之道,如果他能利用黨權(這是只有黨國制才有的權力),動員佔立院多數的國民黨立委,結合在野黨一起完成內閣制修憲,不但是李登輝之後,國民黨再次引領民主改革,亦即「還權於民」,而且經過九合一大潰敗後的該黨,更能獲得重生契機(人民一定會再次感念國民黨)。這是朱立倫的考驗,也是國民黨能否從「馬英九廢墟」中重新站起的考驗。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