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By H.W. Brands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was born in Hyde Park, New York in this day in 1882.
"Human kindness has never weakened the stamina or softened the fiber of a free people. A nation does not have to be cruel to be tough."
-- Franklin D. Roosevelt in a speech (1935)
Before Pearl Harbor, before polio and his entry into politics, FDR was a handsome, pampered, but strong-willed youth, the center of a rarefied world. In Before the Trumpet, the award-winning historian Geoffrey C. Ward transports the reader to that world—Hyde Park on the Hudson and Campobello Island, Groton and Harvard and the Continent—to recreate as never before the formative years of the man who would become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president. Here, drawn from thousands of original documents (many never previously published), is a richly-detailed, intimate biography, its central figure surrounded by a colorful cast that includes an opium smuggler and a pious headmaster; Franklin's distant cousin, Theodore and his remarkable mother, Sara; and the still-more remarkable young woman he wooed and won, his cousin Eleanor. This is a tale that would grip the reader even if its central character had not grown up to be FDR. READ an excerpt here:http://knopfdoubleday.com/book/241153/before-the-trumpet/

Websites

H.W. Brands
Book details
Traitor to His Class: The Privileged Life and Radical Presidency of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By H.W. Brands


Doubleday; 896 pages; $35

Buy it at
Amazon.com
Amazon.co.uk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The man who saved his country, and the world

Oct 30th 2008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If he is to succeed, America’s next president needs to inherit at least a modicum of the character and talent that FDR brought to his tasks

Getty Images
“MY POLICY is as radical…as the constitution,” said FDR during the 1932 election campaign when he was accused of wanting to nationalise the utilities. In this impressive new biography, H.W. Brands, who has written books about Andrew Jackson and Benjamin Franklin, stresses the contrast between Roosevelt’s aristocratic origins and his radical politics.
Roosevelt’s ancestor, Philippe De La Noye, joined the Pilgrim Fathers on the Fortune, the next ship to arrive in Plymouth after the Mayflower. He was descended from Hudson Valley landed gentry and millionaire New York merchants, and went to Groton and Harvard. He grew up in the world of Edith Wharton. His fifth cousin, Theodore, was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he married Theodore’s niece, Eleanor. (Mr Brands paints an understanding portrait of Eleanor and handles the couple’s infidelities with tact.)

Though he had patrician self-confidence, there was no snobbery in Roosevelt. Mr Brands quotes FDR’s friend, Ray Moley, as saying that there was nothing flabby about his charm: “When crossed he is hard, stubborn, resourceful, relentless.”
Roosevelt was prepared to be radical to meet dangerous circumstances. Yet his instincts and the outcomes of many of his policies were often conservative. As a radical, he saved the old order—and advanced American power more than any other president since Jefferson.
In short, he was an extraordinarily complicated man, and the author copes skilfully with his complexity. Roosevelt becam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navy at 31 but eight years later was struck by polio. Mr Brands does not give too much credence to the theory that its onset was somehow connected with the shame Roosevelt felt about his bureaucratic responsibility for a scandal involving the homosexual entrapment of sailors.
He was in any event severely crippled, even for a time paralysed and incontinent. But by 1924, three years after he became ill, he had emerged again as one of the big beasts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His resurgence owed something to the success with which he concealed his disability, something to an age when journalism was less intrusive than it has since become. But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t was due to his titanic determination. In 1928 he was elected governor of New York and in 1932, at the height of America’s economic crisis, he was elected president.
Courage, charm, resourceful cunning and a hidden hardness enabled him to save American capitalism, though, as he said himself, it was Dr Win-the-War, not Dr New Deal, that ended the Depression. Mr Brands is masterly in describing the patience with which FDR brought the country to understand the danger of fascism. He is a bit less sure in his handling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opting 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in the strategic arguments over the second front, the American generals were right and Winston Churchill deluded by imperial nostalgia. He dismisses John Maynard Keynes as an “English intellectual”, in whom it was impertinence to offer advice to an American president, apparently unaware that Keynes was a player at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Roosevelt was determined to destroy imperialism. Mr Brands gives perhaps too much weight to a late night conversation recorded by his son Elliott, in which FDR claimed that Churchill and De Gaulle were conspiring to preserve the British and French empires. There may have been some warrant for Roosevelt’s suspicions, but he was more aware than his son of the ambiguities of the Grand Alliance.
He possessed the subtlest political mind of his gen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he was a master of point-to-point navigation, moving not by plan but by instinct, tempered by experience.
Roosevelt was the greatest American president since Lincoln, his colossal abilities tested by personal illness, economic catastrophe and world war. He used every tool to hand to direct the United States in peace and war: party, bureaucracy, Congress and the media of the day. Whoever wins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of 2008 will find those levers rusted, weakened or twisted. His task will be to reconnect the presidency to the country and to the world—something that will take the talent and character Franklin Roosevelt brought to lead America from the nadir of economic distress to the zenith of power.

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海盜王」木村清 (壽司三昧(Sushi Zanmai)老闆)「消滅」索馬利亞海盜

猖獗於東非索馬利亞外海及亞丁灣的索馬利亞海盜,自2000年代後半起因不斷打劫、綁架及勒索各國漁船,而成為重大國際問題。但近年,該海域轉趨平靜,海盜攻擊案例趨近於0,日本網路媒體《Harbor Business》日前披露,索國海盜已被日本最受歡迎的壽司連鎖店壽司三昧(すしざんまい,Sushi Zanmai)老闆木村清「消滅」。
 
63歲的木村清在專訪中坦承,他雇用索馬利亞海盜幫他捕金槍魚(鮪魚),現在海盜們仍為他工作。他向《Harbor Business》表示,索馬利亞外海是高價食用魚「黃鰭金槍魚」的漁場,但過去因海盜猖獗,而被敬而遠之。
 
木村情蒐後發現,從來沒有人好好與海盜交涉,他認為海盜也是人,不是不能溝通,於是透過安排,前往與海盜見面,並意識到當地人是為了生計,才從事海盜工作,對於這樣的打劫行為,他們並未樂在其中。
 
木村於是向海盜提議,可到外海捕捉金槍魚,比起當海盜,靠自己賺錢來養活家人,會活得更有尊嚴。但建議歸建議,木村很清楚,這些海盜並沒有捕金槍魚的技術,也沒有漁船,就算捕到魚,船上也沒有冷凍倉庫可用,無法保鮮。那怕是運回國,海盜們也沒有銷售金槍魚的管道,加上索馬利亞並非印度洋鮪類委員會 (Indian Ocean Tuna Commission,IOTC )的會員國,無法外銷金槍魚。
 
因此木村決定將他旗下的漁船借給海盜,教導他們捕捉金槍魚的技術、幫忙安裝冷凍倉庫,並協助索馬利亞加盟IOTC。他也向海盜承諾,將收購捕獲的金槍魚,讓他們的生計及銷路獲得確保。
 
木村強調,「雖然很多國際組織及國家也在當地展開援助工作,但很多僅治標不治本,著墨於表面建設,效果不大」、「唯有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才能了解對方為何煩惱」。
 
但索馬利亞海盜,真的是被木村「消滅」的嗎?2009年至2011年可說是索國海盜最猖獗的時期,當時每年都有逾200件的襲擊案,但據美國海軍統計,2012年起數字明顯下降,日本外務省更指2015年1月至7月底,該海域的海盜襲擊、被害件數已為0。木村也稱,「當地人告訴我,近3年已沒聽過有人被索馬利亞海盜打劫,被害件數是0。」
 
2009年起,為了因應日漸猖獗的索國海盜問題,美國、北約(NATO)、歐盟、俄羅斯、日本、中國等皆相繼派遣軍艦前往該海域護航自國漁船。2011年日本自衛隊甚至首度在吉布地設立海外常設據點,現在也有約600名自衛官員在當地監視該海域。
 
索國海盜與軍艦交火的情況並不常見,因為海盜的小艇並非軍艦的對手,通常會選擇逃跑,各國的護航活動讓海盜無法順利打劫,但這並不代表就能否定木村的貢獻。
 
紛爭(戰爭)區域要想回歸和平,首要工作得讓當地武裝份子解除武裝,提供他們工作和教育機會,讓這些人協助社會復興;且要想維持和平,還得讓武裝份子擁有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但現實上,少有民間企業願意到紛爭區域去投資,因此許多國家在獲得和平後,又因經濟無法改善,重新陷入新的內戰。
 
各國護航及木村提供的轉職機會,都可說是「消滅」海盜的主因。若是海盜打劫能順利,或許這些人也不會想要「轉行」;但若沒有新的工作機會,就算不當海盜,這些人也會尋求以不同的犯罪手法餬口,因此缺一不可。木村的行為也獲得索馬利亞鄰國吉布地的肯定,吉國當局更頒贈他勳章表達感謝。
 
木村坦承,與海盜的種種合作,對公司而言,目前還處於虧損狀態,但他認為事業上軌道後,預期可獲利。他也說:「做生意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不能只想賺錢。必須先想清楚如何讓客人高興、客人要求的又是什麼,再依照這些答案去規劃,這才叫『做生意』。」(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杭人李一冰(李振華,1912-1991)

杭人李一冰(李振華,1912-1991)
謝謝李一冰先生的《蘇東坡新傳》*,謝謝張輝誠的〈尋找李一冰〉,謝謝聯合報副刊刊登引起廣大讀者熱烈回響。
http://udn.com/news/story/7048/1403213
http://udn.com/news/story/7007/1406362


*民國七十二年正式出版,作者署名不用「李振華」,改用筆名「李一冰」,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

Douglas Tompkins1943 – 2015, Kristine McDivitt Tompkins


這個億萬富翁不一樣》The North Face創辦人遺孀捐40萬公頃土地成立國家公園
郭慧 2016年01月29日 15:51


戶外運動品牌The North Face共同創辦人湯普金斯(右)與遺孀克莉絲汀(左)生前合影。(取自推特)


2015年12月8日,戶外運動品牌The North Face的共同創辦人湯普金斯(Douglas Tompkins)在皮艇運動時,因皮艇翻覆,嚴重失溫而過世,享壽72歲。在他逝世後,遺孀克莉絲汀(Kristine McDivitt Tompkins)繼續湯普金斯生前志業,捐贈40萬公頃土地(超過台灣1/10面積)給智利,希望能夠成立國家公園。
湯普金斯的傳奇人生




湯普金斯年輕時熱愛攀岩和滑雪,足跡遍佈全球。21歲時,他與第一任妻子蘇西(Susie Russell)結婚。此後,兩人共同創辦戶外用品品牌The North Face 和休閒品牌Esprit。然而,結縭25年後,兩人離異。湯普金斯把自己Esprit的股份轉賣給前妻,遷居智利。



到了智利,湯普金斯持續投身環保運動。在1990年代,他更出於環保理念,大量購買智利和阿根廷南部的土地。雖然此時的購地行為,因為牽涉該地經濟活動等而引發爭議,他仍堅持自己的理念。
皮艇運動,意外喪生



50歲時,湯普金斯和戶外服裝品牌Patagonia Inc前執行長克莉絲汀結婚。此後,兩人持續投身環保運動。湯普金斯不僅為了保育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南美一地區,位於阿根廷及智利南部)的原始森林而大量購地,在2005年時,兩人更捐贈了294公頃給智利。


這片鄰近科爾柯瓦多火山(Corcovado volcano)的土地,後來也成為智利第六大的國家公園:科爾柯瓦多國家公園(Corcovado National Park)。



在過去20幾年來,兩人為了保育工作,斥資超過3億7500萬美金(約127億5千萬台幣),更捐出部分土地給智利和阿根廷,協助成立了4座國家公園。

然而,在2015年12月8日,湯普金斯與朋友在智利南部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湖(General Carrera Lake)進行皮艇運動,卻因風浪過大、皮艇翻覆。湯普金斯在冰冷的湖水中浸了太久,因嚴重失溫而過世,享壽72歲。
捐地成立國家公園



在他逝世之後,遺孀克莉絲汀繼續湯普金斯生前志業,將他生前購買的土地捐出,成立國家公園。

上個月,克莉絲汀與新任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會面。這次會面主要討論濕地捐贈,希望透過捐贈與巴西接壤地區15萬公頃的濕地,成立伊貝拉國家公園(Ibera National Park)。

此外,克莉絲汀也已經和智利總統巴切萊(Michelle Bachelet)會面,討論智利南部的土地捐贈問題。
免費的親近自然



克莉絲汀表示,為了要成立供民眾自由參觀的國家公園,她會捐贈40萬公頃的巴塔哥尼亞土地,「這需要大量時間討論,我們也不會訂下時間表。我知道協商的過程需要彼此讓步,我們也會一起走過所有的程序。」克莉絲汀說道。

「我們希望,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夠造訪這些地方。經由捐贈這些國家公園,智利將提供全球重要的歷史遺產。」
Financial Times
'Like many thinking people, we see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s collapsing around us. So we’ve rolled up our sleeves and gotten to work. We have no choice: otherwise we might as well kiss our beautiful planet goodbye'
(Picture by AFP)


The US environmentalist and businessman had spent the past 25 years in…
ON.FT.COM

    Douglas Tompkin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uglas_Tompkins

    Douglas Rainsford Tompkins (March 20, 1943 – December 8, 2015) was an American conservationist and businessman. Tompkins co-founded and ran two ...

    In the news
    Image for the news result
    Douglas Tompkins, the North Face and Esprit founder, in the Palena region of Chile in 2000.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the disaster of space shuttle Challenger


The space shuttle Challenger exploded shortly after its liftoff, killing all of the six astronauts and teacher who were onboard. Watch as the U.S. recognize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disaster: http://reut.rs/1QDUC0W

The U.S. is preparing to recognize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Challenger disaster when the space shuttle exploded shortly after liftoff, killing all six astronauts and teacher, Christa McAuliffe who were onboard. Rough Cut -…
REUT.RS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盛振為、周木丹、 盧峻、蔡晉.....《英美法詞典》

張五常:法律精英被蹂躪,只有哭一場!

王夢雲龍
看了《南方周末》的一篇報導,失聲痛哭。題目是《被遺忘三十年的法律精英》。說是什麼“被遺忘”,其實是“被蹂躪”。  
知道畫家林風眠文革期間為了自保,把自己珍藏的三千張畫,親手一張張泡到浴缸裡,站在上面踩爛,我哭過;知道鋼琴家劉詩昆的手指被紅衛兵打斷,我哭過;讀到翻譯家楊憲益孤苦晚年的報導,我心頭一酸;剛才讀那篇報導,讀到那個一目失明,用舊信封糊住一邊眼鏡,蜷縮在被子裡的九旬老人,“居然是直到去世《哈佛法學評論》都每期給他寄樣刊的大學者,中國僅有的幾個哈佛法學博士之一,前中央大學法學院院長”時,我又哭了。要是世界上完全沒有人記得他,他不至於顯得那麼可憐。  用不著宣揚他們的成就,用不著複述他們的遭遇,用不著指出誰是罪魁。沒有什麼好說,只有哭一場。法律精英的命運與法治的悲愴---------------------------- 

●南方周末  本文是南方周末《被遺忘30年的法律精英》、《他們被忽視的代價》、《我們在傳承》三篇文章的集錄,個別文字有變動。
作者為記者萬靜波吳晨光謝春雷  


被遺忘30年的法律精英  一群老知識分子的坎坷命運足以讓我們警惕:有些忽略,會讓整個社會付出代價  一本詞典引出一群老人  這是一本有史以來中國最大的英漢英美法詞典,460多萬字,所收詞條已達到4.5萬多個,是日本出版的《英美法詞典》的3倍。  

詞典的最後校樣已經完成。在沒有政府支持,沒有經濟資助,沒有鮮花和掌聲,甚至連正規辦公室都沒有的情況下,兩代學人在默默無聞中歷經九載寒暑的嘔心瀝血之作,終於接近了尾聲。  

國家司法部一位司長評價說:“這是個很奇怪的事,一部具有國家權威的詞典,卻由一群無職無權無錢的學人和老人編撰,他們做了我們整個司法行政教育系統想做而做不了的事。”   
這本書後面,有一群幾乎被人們遺忘的老人。  
這是一些響亮的名字,一些在1949年以前就已成為法學權威的前輩名宿———   
盛振為,美國西北大學法學博士,東吳大學前校長兼法學院院長;  
周木丹,比利時魯汶大學1934年法學博士;  
盧峻,美國哈佛大學1933年法學博士;  
王名揚,法國巴黎大學1953年法學博士;  
蔡晉,東吳大學1933年法學士;  
許之森,東吳大學1934年法學士;  
盧繩祖,東吳大學1934年法學士;  
徐開墅,東吳大學1940年法學士;  
王毓驊,美國印地安那大學1949年法學博士;  
俞偉奕,東吳大學1944年法學士;  
郭念祖,東吳大學1946年法學士;  
陳忠誠,東吳大學1947年法學士;  
周承文,東吳大學1944年法學士;  
高文彬,東吳大學1945年法學士;  
……這行名單還可以開列很長,他們幾乎全是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生。  

東吳大學法學院,1915年成立於上海,是中國在教授中國法之外惟一系統地講授英美法的學院,解放前中國最著名的法學院之一。  

從1930年代到1990年代,國際法院一共有過6位中國籍法官,從顧維鈞開始,一直到1997年的聯合國前南國際刑事法庭法官李浩培,都是東吳法學院的教授或畢業生。  
該校校史上最值得誇耀的一段是在1946年:東京審判採用的是英美法程序,由於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急了,最後,蔣介石點名從東吳大學要人,其結果是———中國赴遠東軍事法庭的法官、檢察官、顧問等人,幾乎全部來自該校。然而,這些20世紀上半葉中國法學界所能奉獻出來的最優秀人物,“1949年後,他們中留在大陸的,卻幾乎都做著與法律無關的事:英語教師,或者勞改犯—— —對師生而言,與東吳法學院的關係成了一種罪過。在1957年'反右運動',以及'文革'期間,很多校友遭到迫害。”(引自《培養中國的近代法律家———東吳法學院》,第293頁,康雅信著)  

這些卓有學識的才智之士,他們後半生是怎樣的?他們以及家人怎麼度過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  

他們的晚年  

由於編撰詞典的緣故,中國政法大學的薛波曾30多次到上海造訪這些老人。  
周木丹,年過九旬,被當今法學界喻為“羅馬法活詞典”。1929年受胡適推薦,留學比利時,成為1949年前獲比利時魯汶大學博士學位的5個中國人之一。

不久前,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百年文庫”叢書,作者都是王國維、胡適、陳寅恪等百年中國學術史上的名家,而周木丹是叢書作者中在世的惟一一位。  

如此一位法學大家,薛波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竟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裡:上海南昌路282號,一棟破舊的兩層小樓房。樓道陰暗,木質樓板年久失修,走上去吱吱作響,牆角到處是蜘蛛網。  周木丹就住在二樓一間十幾平米的房子內。一台黑白電視,一個單開門冰箱,就是周木丹的全部值錢家當。  

1950年代中期,正在最高法院西南分院工作的周木丹,突然被下放到青海師範學院圖書館。從此,在距離故鄉上海數千里的地方,周木丹度過20多年近乎青燈黃卷的生活。直到1980年,周木丹進入安徽大學。在安大工作10年直到退休後,由於沒有房子,周木丹只得回到上海。  

現在,周木丹先生又搬回了安徽女兒家,由於行動不便已坐上輪椅,而上海居所終年不見陽光,到女兒家也只是實現了在戶內曬曬太陽的願望。  

在哈佛大學博士盧峻先生家裡,惟一的電器是部巴掌大的電扇,12元錢買的。90多歲的盧峻一目失明,戴著用舊信封糊住一邊的眼鏡,蜷縮在被子裡。有病了,不敢去醫院,也吃不起藥。誰能想到,這位早已臥床不起的清瘦老人,居然是直到去世《哈佛法學評論》都每期給他寄樣刊的大學者,中國僅有的幾個哈佛法學博士之一,前中央大學法學院院長。  

面對另一位1944年獲得東吳大學法學士的老人時,薛波發現:他上衣的五個釦子,竟然都不一樣。也許,1930年代曾為浙江地方法院和上海特區法院法官,1957年後執教於上海向陽中學的蔡晉先生,是晚景最為淒涼的一個。他和小兒子一家住在一起,一個小房間,竹屏風後面,一張床板,很薄的被子,這就是他的臥室,里屋住孫子和孫媳婦。一個破舊奶粉罐,裝著蔡晉的全部“貴重”物品。  

病重後的蔡晉住在上海南京西路的一家社區醫院裡。如果不是上海社科院某負責人為其疏通,是難以入住的。即便這樣,他也只能被安置在一個封閉的陽台裡。  彌留之際,薛波去醫院看他,目睹了難忘的一幕:蔡先生孤獨地躺在陽台一角,而另一角,恰是護工的休息處。  

當《英美法詞典》的編撰工作接近尾聲時,蔡晉溘然長逝。陪伴蔡先生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除了他的1933年東吳大學法學士證書之外,還有他親自審訂的《英美法詞典》稿件,49頁,輕輕地放入他的靈柩內。  

被改變的命運  在上海、南京、杭州,薛波走訪了數十位東吳學人,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段不堪回望的過去。  

盛振為,東吳大學首任華人教務長及後來的法學院長,曾著有《證據法學》、《英美法的審判制》等。後被打成“反革命”,被判處在甘肅勞改10年,後因宋慶齡說情,6年後才被釋放。到了1980年代,平反。  

高文彬,81歲,曾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翻譯、中國檢察官秘書,當年他從卷帙浩繁的資料中找出了證據,將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這兩名原可能逃脫罪責的戰犯送上絞架。1952年後高先生被打成“反革命”,在鄱陽湖脩大堤,一修就是28年,每天挑土幾十趟,累得連早晨上工的擊鑼聲都聽不見。1980年代初獲得平反,有關方面要給他補償損失,他說:“我人生中最好的時光,能用錢補回來嗎?”最後他沒要。  
俞偉奕,日寇侵占上海期間,他埋頭治學,繼續攻讀獲碩士學位,抗戰勝利後從事律師和法律教育工作,1949年後,因有參加東京審判的同學留在日本美軍基地工作,在歷次政治運動中被鬥,一度連生命都無法保全。  

周承文,1969年後回老家湖州鄉下做村文書。1980年代末,被聘到當時的杭州大學教書,成為浙江省起草涉外法律文件的專家,“寫的英文,就像報紙上印出來的一樣。”曾長期住在團結戶裡,共用廚房衛生間,每間房只有七八平米。  
王毓驊,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的法學博士,在街道副食門市部工作了許多年,直到1980年代才到南京大學任教。  
徐開墅,抗戰後的東吳大學教授,1979年後,他以上海社科院無編制的特約研究人員身份,為上海的法制重建殫精竭慮。1999年去世時,一些人才知道———他當了30年的中學教師。  

“他們是無辜的。”2002年10月上旬的一天,在中國政法大學那間小小的詞典編輯部裡,《君主論》等名著的中譯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潘漢典先生對記者說。他今年81歲了,也是東吳大學畢業生中不多的從事法律教育的幸運者,他因接觸蘇聯法律較早,幸而躲過了那場災難。  

潘先生談到動情處,他甚至落淚了,為他那些受難的師長和系友。  他們被忽視的代價  隨著中國對外交往的深入,英美法教育重受重視,這些飽受摧殘的東吳學人又被起用。但這些東吳遺老平均年齡已逾70。在英美法教育被人為割斷了30年後,我國在這方面後繼乏人。今後還有沒有合適人選出任國際大法官職務?中國駐海牙國際法院前法官倪征日奧先生深為憂慮。  

“英美法研究太弱了”   1993年,薛波正在中國政法大學讀研究生,某天在查資料時,他和同學突然發現:國內居然沒有一本適用的英漢《英美法詞典》。  
這實際上擊中了一個要害:我國當代的英美法研究太弱了。  
“有著上千年曆史的英美法,是與大陸法並行世界的兩大法系之一。”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博士、中國駐海牙國際法院前法官倪征日奧說, “它被廣泛應用於美、英及澳大利亞等英聯邦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地區。目前,聯合國國際法院運用的司法程序依據英美法;國際貿易的基本規則同樣依照英美法。”“正因中國沒有英美法詞典,我們誤譯了很多東西。”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潘漢典用了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個完備權威的英漢法律詞典的重要性:Asylum———政治庇​​護權———一個世界通用的法律術語,卻被我們譯成居留權,而且寫進憲法,一錯30年,從1954年-1975年-1978年最後到1982年,三次修憲,錯譯均沒有被發現。到1985年修憲時才得以改正。  

據介紹,中美入世談判多次陷入僵局,與雙方是用兩種概念說話有很大關係。而在實踐中,因沒有嚴謹的英美法律詞彙漢語對譯詞導致的教訓,同樣不在少數。  

1990年代中期曾發生過一件事,國內某銀行給美 ​​國方面開了十幾張匯票,因具名問題,美方最多可以領取100億美金。這一下中方急了:精通英美法、英文又好的中國律師在哪裡?最後,高宗澤律師(時任中國律師協會會長)臨危出征,最終不辱使命,為中方挽回了損失。但辦案經費也高達人民幣九位數。  

薛波們的工作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詞典該怎麼編?誰也沒經驗,就摸著石頭過河。最初,在中國政法大學某間宿舍內,從早上8時到深夜,幾十名年輕的法學者奮戰了兩年,一些初步成果,終於辛辛苦苦做了出來,但拿給那些有深厚英美法學養的前輩學者們一看———幾乎都過不了關。  

這不是他們的個人問題,在把英美法教育傳統人為割斷幾十年後,要想重新接上這條法律文化的血脈,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  

薛波從一個偶然的機會了解到:一批東吳大學法學院的前輩今天仍生活在上海,最合適的審稿人找到了!  
嚴謹和精神的力量  5年過去了,薛波仍清晰地記得第一次拜望老人們的情景:在盧峻先生那間小屋中,盧先生顫巍巍地坐起來,斜靠在破舊的藤椅上,薛波說:“不管什麼原因,世人可能會忘了您,現在也確確實實忘了您。”老人的聽力已嚴重衰弱,薛波只能半跪在地,伏在他耳邊說, “但您不僅有精深的學問,您還是一個時代學術高峰的象徵,請您務必要參加我們的工作。”   

風燭殘年的老人靜靜地聽著,渾濁的淚水從眼眶中流出,“我答應你。 ”   在華東一帶,薛波共找到了14位老者參與《英美法詞典》的編輯工作,除了以上提到的,還有許之森(1930年代上海律師工會監事,解放後一直以中學教師為業)、蔣一平(1979年前為新華書店店員,1980年代後成為華東理工大學外語系主任)……   審稿老人的平均年齡為84歲,這是他們人生中最後的奉獻。  

老人們以極其嚴謹的治學態度投入了工作。一個例子被薛波們引作範例:僅為了審訂一個詞條———UnitedStatesofAmericaLaw(美國法),盧繩祖先生就為其寫下了2000多字、長達6頁紙的註釋。結果,近90歲高齡的老人得了腦痙攣,被送進醫院。  
周木丹先生的手高度顫抖,已無法將字寫清。他便委託80多歲的夫人———1930年代的經濟學學士,將改正後的稿件一一謄抄。  
為了校訂一個詞條,盧峻先生把另外一位老先生請到家裡商榷,當著薛波的面,兩位老人竟然激烈地爭執起來。  
王毓驊先生目力已衰,必須藉助自然光看稿子。但他家中又沒有陽台,每次看稿,都必須往8里外的女兒家。  
而潘漢典先生在手術前的48小時,仍掛著尿袋審稿。  

是什麼使得這些耄耋老者不計功利地投入到這項事業?對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而言,詞典出版也好,不出也罷,都已是“寂寥身後事”,即使可能會有的現世聲名,也與他們無干。  “不為什麼,我就應該干。我作為一名比較法教授,中國有這樣的事,我當然要去做。”潘漢典先生對記者說。  
潘先生母親在抗戰中家破人亡,去世時,留給了他兩句話:“你要做一個有益於社會、仗義執言,無愧于你父母的中國人。”   

潘先生以促進我國法學和法制建設現代化為目的,致力於介紹當代外國法學,投身英美法詞典工作即其一端。他說:“其他,我沒什麼好說的。” 
幾乎沒人要求署名  留給薛波的是一筆豐厚的精神遺產。  

他多次向記者提起老人們在上海第一次開會的情景,那是1997年,十幾個東吳老人聚集在淮海路上海社科院一個小會議室裡,5月的上海已經很熱了,會議室沒空調,房間悶得要命,老人們卻討論得很熱烈。會後,薛波要找一家好點的飯館吃飯,老人們死活不答應,“很好了,很好了”,每個人都這麼說,最後進了家快餐店,一人一份盒飯,10塊錢,老人們卻吃得很香。  

幾乎沒有人要求署名,儘管他們都知道,這一定會是一項青史留名的事業,“千萬不要署名,我年輕時就這樣。”潘漢典先生和薛波去看望盧峻先生時,盧先生拉著兩人的手多次叮囑,不僅如此,就連600元審稿費盧先生都捐給了編輯部。  他們銘記著東吳大學的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誰來承認他們的價值  在近30年的被管制、被流放生活中,幾乎每位老人的心靈都受到深深的傷害。  
除了 ​​寶貴的時光,被剝奪的,還有他們的才華和智慧。學者以學和思為業,然而他們卻被迫停止學習和思考了近30年。薛波曾多次到過每位老人的家,幾乎每個老人家裡都看不到書,那時是不敢有,現在則是沒錢買。審稿時有時為一個詞甚至要去開架書店查閱。“並不是我有什麼能力說服了他們,而是他們的生命被埋沒太久了,他們已經感到,自己的才學將隨著身體的衰退而喪失,他們無法拒絕生命的召喚!”   

老人們的奉獻,唱響了一曲生命的讚歌。“他們是人,是活生生的人,需要榮譽、尊嚴和承認。”薛波說,“這些風燭殘年的老人,他 ​​們努力工作,是在響應他們內心深處的悸動。”  盧峻先生去世後,在葬禮上,他女兒再三向薛波致謝:“謝謝你們,我父親一生的價值,通過你們得到了承認!”   

薛波曾多次到敬老院看望蔡晉先生,“我每次去看他,他都非常高興,他臉上浮現出一種孩子般的笑容,不停地想說話,他看著我的眼神,明白無誤地告訴我:他很希望能把他的所學,奉獻於社會,很高興他的存在對他人有價值。”   

可是,幾乎沒人關注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薛波曾看過他年輕時的照片,西裝革履,面目清秀,一個曾經的翩翩英俊少年。誰能想到他的晚景竟如此淒涼。  

不是所有東吳老人都接受了薛波邀請。一位耶魯大學法學碩士、1941年就拿到巴黎大學博士學位的老人用一封信作了拒絕:“我一隻眼失明,不能看了,而且這麼多年不搞法律。”   

薛波也遇到了一些他難以理解的現象。一位東吳老人把自己的專業知識,甚至遭受的苦難,全都忘得乾乾淨淨,薛波說:“她越平靜,越不反省,我越覺得我們的可憐,是什麼力量能使得一個人徹底轉向,把過去生活的所有痕跡都抹掉,一點也不剩下?”   

受牽連的除了他們,還有他們的家人。  蔡晉先生的四個子女,除了一個在上海,其餘都在新疆、貴州等地,具體情況薛波沒有問過,可以想像的是,作為“舊法統人員”子女,他們的命運又會好到哪裡去呢?  

薛波有次看望一位老先生時,老先生孫女正好在場,她很不高興,“你們來找我爺爺,要是他累病了,誰來照顧?”“是啊!”薛波也這麼想,“來尋求老先生幫助,又沒錢給,完了拍屁股走人,真是累病了,我們能幹嘛?”   

盧峻先生有三個孩子,女兒是音樂學院的教授,退休快10年了,一直伺候父親,一天都不能離去,“我還是個搞藝術的”,私下里她對薛波委屈地說。薛波想了很久,然後回答說:“您這是在為國家盡責。”眼淚刷一下就流了出來,她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   

遺憾和擔憂  
近幾十年來,我國的英美法教育一直受到冷落,直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  

早在1957年,哈佛博士、東吳大學法學院末期院長楊兆龍就在《文匯報》刊文指出:“過分強調法律的政治性而基本忽視了它的專門性和科學性;將黨外的'舊法出身'的人士估計得很低,認為他們不可能或者很難改造為對新社會有用的法學人才;不信任黨外的法學人才,不敢放手使用他們。”  

而隨著1952年東吳大學被撤銷,英美法教育在中國大陸被迫中斷了。  
讓人痛惜的是圖書館,早在1935年底,東吳法學院圖書館已擁有法律類圖書達兩萬多冊,被稱譽為“遠東最佳法學圖書館之一”。即使在抗日戰爭時期,這些圖書也被師生們轉移隱藏起來,但在1952年後,該圖書館遭到了破壞。那些圖書再也沒有完整地收集起來。  

到了1980年代,隨著中國對外交往的深入,英美法教育重受重視,這些飽受摧殘的東吳學人又被起用。1990年代香港原有英文成文法的審查,就全部由這些東吳遺老完成。他們平均年齡已逾80。  

在英美法教育被人為割斷了30年後,我國這方面的人才後繼乏人。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合適人選出任國際大法官職務,中國駐海牙國際法院前法官倪征日奧,以及他的東吳同班同學李浩培先生都有這種顧慮,1984年,倪先生往海牙國際法院就職時年已79歲,1993年,李浩培就職時更達到了88歲高齡,離任時已屆91歲。  

“我們在傳承”   
作為《英美法詞典》的主事者,薛波已在中國政法大學3號樓323房內度過了近10個年頭,這個十餘平方米的房間,既是編輯部、辦公室,又是會議廳和接待間,很多時候還是薛波的臥房。人說“十年磨一劍”,但十年都快過去了,詞典還沒有出版。  

在近十年的時間裡,薛波經歷了幾乎所有能想像到的以及想像不到的困難。  
沒有錢,且不談稿費,僅是買必需的國外原版書就用了幾十萬。最缺錢時,電話都打不起了。他曾滿世界地尋找援助,從國內的若干科研機構、律師樓、大小公司,到國外的基金會、富商,為了省下郵資費,連寄往國外的信件,都要由朋友帶出國後再寄。  

這是項艱辛而瑣碎的事業。他一人幾乎身兼了所有必須的“職務”,如果那也是職務的話,從策劃,主編,到總聯絡人、債務人、辦公室秘書、會計、資料複印員、電話接線生、值班人、運輸司機— ——僅為了把初稿帶到上海給東吳老人們審校,薛波數十次往返於京滬之間。5年來,光裝送稿件的旅行箱,就拖壞了好幾個。  

最讓參與者們感慨的是目前國內學術界的浮躁,以及對基礎研究的漠視。現任教於中國農業大學的車雷講師參與此工作6年,他認為:“這樣一項耗時多年的工程,付出與回報是嚴重失調的。而當今有些領導更喜歡短、平、快地出政績。同樣,時下也沒有一位當紅學者願花如此精力去當詞典的主編。工作太基礎了,評定職稱沒用,甚至不算學術著作。”   

與此相應的是奇低的稿費標準。現在連普通的漢譯英稿費,都已達到了千字200-300元,法律類理應更高,而這本詞典仍只有千字20元。全書460萬字,數百名一流法學者的8年心血,只抵得上22萬元稿費。  

同樣還有某些官方機構和官員對文化事業的冷漠。在近10年的時間裡,這個本應由政府承擔的基礎文化建設項目,沒有得到任何官方資助。中國政法大學原校長江平曾多次親筆寫信請求有關部門支持,但結果往往是這樣:“我們的經費有限,如果給了錢,很多關係不好協調。”   

由於嚴謹的審訂工作的需要,詞典的出版週期一次次往後拖,然而,一位大學副校長居然說:“什麼書要編7年?”這位副校長不知道,除了日本的《英美法詞典》外,美國由梅隆基金會贊助,密歇根大學組織編撰的《中古英語詞典》,用了70年時間,耗資2200萬美元才出版完成。出版後,那些長期生活在中古時代語境中的法學者們,幾乎已無法適應現代生活。  

關山重重。要換了一個人,也許早就放棄了。但在薛波看來,這些困難都算不了什麼,“是我們自己要承擔的”,“和東吳老人相比,我已經很好了,我還有精神享受。”   

這些年下來,薛波39歲了,仍孑然一身,個人已負債40萬元。  
支撐他這麼做的到底是什麼?  
他自己的說法是:“這是命運,一個人只能做他要做的事。”  
當年一起共事的伙伴們早已星流雲散,各奔東西,只有他還在堅持著自己最初的抉擇。當年有同事突然要出國了,根本沒想在走前請大家聚一下,當著大家的面,薛波痛哭失聲,他覺得:“友誼、理想彷彿一下被背叛了!”   

薛波清醒地認識到在當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巨大難度,儘管有些悲觀,有些灰調,但一旦認准了目標,就決不放棄。他曾想編完詞典後,就出國去,但後來他想,“幹嘛要出去?”   
薛波是幸運的,他不僅找到了東吳老人,還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師友,他們是:黃風、方流芳、何家弘、朱勇、金海軍……這樣的名字同樣有長長一串。  

“要是有了錢,一定要替老人們在上海買個好點的房子。”這是薛波的願望,但直到現在,老人們的審稿費用都還欠著。

Angela Merkel (2):國內敵手、難民技能缺口

'The more she loses public support, the more her authority will crack. And as it cracks at home, it will crack in the rest of the EU.'
(Picture by AFP)

Chancellor feels strain as splinter group calls for tighter border controls.
ON.FT.COM

The assumption that Germany’s tight labour market was tailor-made for job-hungry migrants has given way to the grim realisation that most are an ill fit for an economy mainly seeking highly skilled workers

東海的人與書 (XVIII):查良鑑,臧啟芳,林順夫,戴君仁, 周法高,藍文徵,祁樂同,蔡仁厚《廿二史劄記》


 東海的人與書 (92):蔡仁厚 
蔡仁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维基百科- Wikipedia
蔡仁厚(1930年-)生於江西省雩都縣,現居於臺灣台中市。1970年起歷任中國文化大學、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2000年退休,2004年特聘為東海大學首屆榮譽教授。

 蔡仁厚《徐復觀教授紀念文集/ 敬悼徐復觀先生》台北:時報,1984,頁353-63

開幕式(場址:新亞中學圖書館大堂)
向牟宗三先生致敬
所長致詞:香港新亞研究所劉楚華所長
嘉賓致詞:蔡仁厚教授、唐端正教授
09:10-09:25
拍照
09:25-11:25
第一場次主題演講(場址:新亞中學圖書館大堂)
主持人:劉楚華(新亞研究所所長)
蔡仁厚(臺灣東海大學榮譽教授)牟宗三先生對儒家道統的開擴
唐端正(香港中文大學榮休教授)牟宗三先生論智的直覺與儒家哲學



東海的人與書 (91):祁樂同

 教中國通史和秦漢史的祁樂同老師.....
 教中國通史的祁樂同老師是一個溫厚長者,南京中央大學畢業, 一九七七年秋天我初上大度山時,祁老師身體徵恙,上了一個月課即請假休養,由蔡麗娟助教代課,下學期才再回來上課。印象裡祁樂同老師不多話,上課時手上拿 了一疊卡片,依著卡片的內容給我們上課。除了上課之外,大一中國通史要點讀趙翼《廿二史劄記》,每兩個禮拜交給老師批改改,但我們都知道是蔡麗娟助教幫忙 改的。祁樂同老師和楊紹震老師是我在東海歷史系念書時的二老,我們在背後稱楊老師為楊老,祁老師為祁老,很少稱他們教授或名字。
 吳鳴部落格:大度山的風,吹動我的青春夢(上) - 樂多日誌

 探險與發現-祁樂同
 湮沒的城市
作者:祁樂同
出版社:徐氏基金會
出版時間:民國61年[1972]
叢編項:科學圖書大庫 少年科學叢書

 東海的人與書 (90):

藍文徵(1901年-1976年1月25日)字孟博吉林舒蘭人。中華民國歷史學家。[1]

1949年12月赴台灣,歷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台中私立東海大學兼職教授。他還多次出任中華民國教育部主辦的博士學位考試委員,參加立法院教育委員會。[1]
1976年1月25日,藍文徵在台中病逝。[1]

著作

  • 《中國通史》上卷
  • 《隋唐五代史》
  • 《西安》[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藍文徵,藍文徵文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617 4402

朱舜水之思想  《東海學報》第一卷第一期,1959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始末   《談陳寅恪》台北:傳記文學,1970

東海的人與書 (89):
周法高的著作和介紹 以中研院各處的最多

周法高(1915年-1994年),語言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妻王綿,為師王伯沆之女。

著作

  • 《中國古代語法》
  • 《上古語法劄記》
  • 《中國語的詞類》
  • 《幾個常用詞的來源》
  • 《評高本漢<原始中國語為變化語說>》
  • 《中國語法劄記》
  • 《古代的詢問代詞》
  • 《中國語法學導論》

連結

參考資料

漢學論集( 周法高)
{錢牧齋柳如是佚詩及柳如是有關資料}



周法高(1915.9-1994.6.25)中國語言學家。字子範,江蘇東台人。中央大學文學系畢業。1941年獲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碩士。旋任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累升至副研究員,並兼任中央大學副教授。1947年獲中央研究院楊銓獎金。去台後仍在史語所任職,並升任研究員、臺灣大學教授。曾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問講學,後任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耶魯大學客座教授。致力古代漢語研究,成果豐碩,具有國際影響,遂於1964年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並為美國語言學會榮譽會員,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主任、研究院中文部主任、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編有《金文詁林》、《漢字古今音匯》。周法高妻王綿,為其師王伯沆之女。

周法高 人物年表
岳父、姑父兼師父王伯沆

19159月,周法高出生。字子範,號漢堂,江蘇東台人。

早年讀中學時,周法高曾寄居姑父著名學者王伯沆家,受其影響,對國文產生濃厚興趣。高中時參加全校作文比賽,獲第一名。

1935年,周法高高中畢業,同年考入中央大學中文系,在小學和文字學方面用力甚勤。

1937年,抗戰爆發,周法高隨中央大學遷至重慶沙坪壩。

1939年,周法高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取西南聯大之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導師為著名音韻學家羅常培、丁聲樹。

1941年,周法高畢業,獲文科研究所碩士學位。畢業後考入中央研究院,任語言組助理研究員。

1933年,周法高與董同龢赴成都調查方言。

抗戰勝利後,1946年,周法高隨史語所復員南京,同年兼任中央大學副教授。

1947年,周法高與董同龢一起獲得中央研究院楊銓獎金。

1948年,周法高升為史語所副研究員。

1949年,周法高赴台,同年兼任臺灣大學教授。

1953年,周法高升為史語所研究員。

1955年,周法高任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歷時三年。


1962年,周法高任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客座教授。

1963年,周法高任美國耶魯大學客座教授。

1964年至1976年,周法高應聘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座教授、主任、研究院中國語言及文學部主任、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同年9月,當選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71年,周法高被推舉為美國語言學會榮譽會員。

1981年、1984年,周法高分別當選為臺灣中央研究院第十一屆、第十二屆評議會評議員。

1985年,周法高自香港中文大學退休,同年應聘為臺灣東海大學講座教授。

1994625,周法高因心臟衰竭,逝世於台中東海大學寓所,享年八十歲。

周法高 學術成果

周法高主要從事語言學、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學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音韻學方面,學士論文為《經典釋文反切考》、碩士論文為《玄應音研究》,進入史語所後陸續寫了幾篇音韻學方面的論文。

語法方面,根據美國結構語言學派的語言理論,寫成《中國古代語法》,分造句編、稱代編、構詞編三冊,共約 120萬字,堪稱中國古代語法之巨著。

文字學方面,所主編的《金文詁林》、《金文詁林補》和《金文詁林附錄》,是古文字學的重要參考工具書。

周法高 主要著作
周法高主編的《金文詁林》

一、專著
《中國古代語法》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98頁。
《中國語文研究》
《周法高上古音韻表》
《說文通訓定聲目錄周法高音》
《牧齋詩注校箋》
《漢學論集》
《中國語言學論文集》臺灣聯經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中國音韻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
《論中國語言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出版。
《金文零釋》
《董妃與董小宛新考》
《三等韻重唇音反切上字研究》
《論中古漢語的音位》
《切韻魚虞之音讀及其流變》
《周秦名字新詁匯釋及補編》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46月第1版。
《顏氏家訓匯注》
《足本錢曾牧齋詩注》,臺北三民書局,1973年,頁5
《錢牧齋吳梅村研究論文集》,臺北編譯館,1995年,頁141
《柳如是事考》,臺北三民書局、學生書局,1978年出版。

二、主編
《金文詁林》周法高、張日昇主編,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
《廣雅索引》(主編)
《廣雅疏證引書索引》(主編)
《李潤章先生藏近代名賢手跡》周法高輯,周法高印行,1964年。

三、論文
《廣韻重紐的研究》
《金文零釋》
《西周年代新考》
《西周金文斷代的一些問題》
《武王伐紂的年代問題》
《論金文月相與西周王年》



東海的人與書 (88):
戴君仁老師與東海很有緣......: 戴君仁(1901—1978),字静山,笔名童寿,晚号“梅园”,

杜甫 秋興八首 戴君仁教授吟誦 (國語) 

 ......  三十七年,轉應國立臺灣大學聘,為中國文學系教授。自是講學臺灣,蓋三十年,不無播遷,以終其身。此間均以臺大教席為主,旁及東海、輔仁、東吳諸大學。四 十四年,臺中東海大學成立,校長曾約農先生敦請借聘二年,為籌創中文系。四十六年,臺大休假,又續為東海大學禮聘為客座教授一年。..... 先生之為人,誠然一如其詩:純粹貞靜,樸厚自然;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事親孝,交友篤。臺大、東海中文系已故名師如臺靜農、許世瑛、鄭騫、屈萬里、徐復觀等,皆其摯交。凡與接席者,莫不醉其醇和。尤於學生,先生皆樂所獎掖;其有片善,即讚譽不絕,人咸尊其通德。.....
 戴君仁



東海的人與書 (87):
透過夢之窗口 (林順夫)
林順夫
   臺灣臺中人,生於1943年,1965年畢業於東海大學外文系。1967年赴美國留學,於1972年獲普林斯敦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文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密西根大學 (University of Michigan) 中國文學教授,曾任該校中國文化研究所主任及亞洲語言文化系主任。著作包括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Chiang K’uei and Southern Sung Tz’u Poetry (張宏生譯:《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理想國的追尋》,與友人合編 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 Constructing China: The Interaction of Culture and Economics; 合作英譯董說的《西遊補》(The Tower of Myriad Mirrors: A Supplement to Journey to the West) 等書。

東海的人與書 (86):
臧啟芳(1894年5月5日-1961年2月28日),字哲先,又字哲軒 ,號蟄軒,遼寧蓋平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教育家。

著作


長子 臧朋年(又作臧鵬年),雖擁有歷史、政治和英語三個學位,但由於家庭背景原因,在大陸長期遭受政治迫害,於1992年4月4日在北京病逝。其一子二女先後移居美國和加拿大,其中於1989年六四事件後出國的長女臧錫紅(筆名盛雪),現居加拿大,為知名作家、記者,曾多次獲加拿大主流社會全國性新聞和寫作獎項,著有長篇新聞紀實《「遠華案」黑幕》、詩集《覓雪魂》(聯合作家出版社,香港,2008)、文集《敵對抒情》(聯合作家出版社,香港 ,2008)等中文書籍。同時,她還是著名民運人士


千古啟芳 傲立蒼茫

    —《千古人傳頌》前言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

   2011年2月28日是祖父臧啟芳辭世五十週年紀念日。

   臧啟芳先生紀念委員會、普林斯頓中國學社、辛亥建國百年慶典組委會、《辛亥百年風雲人物》編委會,共同發起、籌備、召開了《辛亥百年風雲人物學術研討會暨先賢臧啟芳追思會》。會議在美國舊金山地區紐瓦克市舉行。臧啟芳的後代幾十人出席了研討會及祭奠先祖的追思會。
   會議決定出版兩本專著,一本是研討會論文集《百年不風流》,另一本就是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臧啟芳紀念文集《千古人傳頌》,作為交相輝映的姐妹篇。兩書是該次會議的結晶,也是在打撈中國百年滄海遺珠。




   《千古人傳頌》封面

   紀念文集《千古人傳頌》收錄的,計有《辛亥百年風雲人物學術研討會暨先賢臧啟芳追思會》與會嘉賓發表的或投遞的,有關臧啟芳的論文和評議文章;臧啟 芳辭世時,其師長、同事、同學、學生、後人及臺灣各界人士祭悼他的詩詞文赋;海內外各界對臧啟芳的學術風範、執政風格、教育貢獻、詩詞成就、人品素養,以 及其酒仙雅趣等各方面的研究和評價文章。紀念文集還收錄了臧啟芳的回憶錄、手稿、信件、照片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編輯文集時,責任編輯董昕在茫茫網海搜索 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文獻和圖片,以佐證、說明和豐富一些歷史事件的記載。

   http://upload.peacehall.com/blog/temp2/201208312303241jpeg
   財政部聘任臧啟芳為顧問的聘書

   先祖父臧啟芳,少年時代天資聰穎,卓爾不群;青年時代懷抱高遠、漂洋過海、負笈留美,承接歐風美雨,澆灌中華文化幼芽,陶冶了現代人文理念,鑄就了 自由独立意識。返國後,在二十多年艱難動盪的歲月中,他先後出任東北大學法學院院長、天津市長、國民政府國難會議委員、鹽城和無錫地區專員兼保安司令、東 北大學校長。期間,他還擔任過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監察會監察委員、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國民政府財政部顧問、教育部教育委員會委員等。


   東北大學簡任狀

   「知行合一」是先祖父臧啟芳最為引人矚目的特徵,貫穿其一生。他身體力行,鞠躬盡瘁,汲汲於實踐自己的理念和思想。甫自美國留學歸來,就投身社會活 動,研究經濟市政,推動民主政治。他是教書育人的教育家,也是反共戰場上的指揮官。他的入世精神和救贖情懷,熔融了儒家的道統、佛門的悲憫和基督教精髓, 堪稱近代中國知識人之典範。

   百年來,中國的歷史、文化、學術、道德,在日趨激進化、野蠻化的政治漩渦中,被一遍遍淘洗、沖刷、塗抹、扭曲,尤其在後六十多年的極權暴政下,大量 歷史真相、文化精粹、學術精神、道德風骨,迭遭掩埋、封存和毀滅。而承載這一切的生命,那些鮮活、精彩、深邃、高傲的人們,那些憂國之心、憂民之魂、飽學 之士、知識精英、民族脊梁、社會風骨,舉凡尚未遠走他鄉,規避秦火的,盡被中共暴政所肆虐、擊碎,碾成塵泥。倖免於死者,幾經煉獄,業已形銷骨立,喪魂失 魄;等而下之者,直直墮落為行屍走肉、暴政玩偶了。

   三〇年,臧啟芳在天津市長任內,代表政府接收比利時租借。

   所幸的是,臧啟芳於1949年6月渡海南下,免除了遭受身心凌辱的命運。先祖父在臺灣先後出任國立編譯館編譯委員,東海大學經濟系教授兼系主任。在 當時一片恐懼中共紅潮來犯的惶惶心理下,他挺身而出,毅然創辦《反攻》雜誌,以國民的自由平安與國家命運為念,畫下了精彩勇毅人生的最後一筆。1961年 2月,先祖父闔然病逝,享年六十八歲。

   先祖父臧啟芳深厚卓越的學識,敢言敢行的風骨,不媚潮流世俗的獨立精神,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巨大貢獻,在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盡被黑箱鎖死,長期不 見天日。早在八十多年前就洞燭共產主義本質的臧啟芳,幾十年間在中國大陸成為忌諱的名字。就連臧啟芳出任校長達十年之久的東北大學,也對這位功勳卓著的前 校長諱莫如深。以致後來東北大學一代代學子,竟茫然無知於他們這位老校長。廣而言之,中國大陸實行的信息封鎖和愚民政策,使絕大多數人對百年來的歷史人物 及事件所知甚少;略知一二者,也多有謬誤。因此,重建歷史,還原其本來面目,也是本書出版的目的之一。




   臧啟芳手跡

   正如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先生所說:「作為百年先賢的後人或後世景仰者,面對這些鮮活而有尊嚴的生命形態,我們是否當得起成為他們的 精神傳承者,我們是否承擔了幸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來自未來世界的場景,縈繞我腦海且揮之不去:幾十年後,當我們的後代研讀這段荒謬歷史時,必定追問 我們,在那個信息封鎖,謊言充斥,歷史斷裂的蠻荒時代,你在做什麼?我想,召開這次會議,應當是我們的答案之一。至少,我們還沒有退讓到可恥的沉默。我們 站出來了,我們說了,我們做了,我們盡了微薄之力去秉筆直書,我們正在拯救自己的靈魂!」

   從先祖父臧啟芳的《回憶》一文中,我們能夠看到臧啟芳剛正不阿的精神和具有民族氣節的風骨,也能感受到先祖父對家鄉和故土的摯愛和懷念。他待人的熱 情誠懇和對下一代的關懷,時時出現在字裡行間。而他對未來的敏銳的觀察和預測,一一被歷史的發展證明。現存的文史資料雖然遠非完善,但是已經讓我們清楚地 看到,先祖臧啟芳做人、做官、做教育家、做學者、做父親、做長者的道德品行和風骨個性,值得我們後人敬仰。他不僅是我們家族敬仰的先輩,同時,他也是近代 中國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

   誠然,打撈歷史記憶,追尋歷史真相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在歷史謊言已成為強權得以苟延的最後命根子時代,更是如此;但是,真相與謊言相較,強 大無比。真相是相互支撐、相互印證的,它們環環相扣,日益壯大;而謊言,卻是斷裂的碎片,相互衝突,漏洞百出,經不起歷史篩選。

   臧啟芳孫女臧錫慧於2011年5月6日到台中市臧啟芳墓地掃墓

   世事屢屢證明,任何真相的出土之日,就是相應謊言灰飛煙滅之時。因此,歷史記憶,茲事體大,它是延續中國道統的至關重要的一環,也是重建人文精神的 豐富厚重的基地。當真相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當先賢之光開始燦爛頭頂的夜空時,中國人將擺脫歷史孤兒的命運;承續歷史精萃與熔融外域文化的現代中華文明, 將如劫火後的鳳凰——浴火重

2011年11月11日


東海的人與書 (85):查良鑑
查先生1904-94.3.13是我在校時1971-75的董事長 

查良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维基百科- Wikipedia

  • 著有 《俄國現代史》查良鑑著吳敬恆校 (1930)
  • 譯著《犯罪學與刑罰學》(1977)、《證據法則要義》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