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吳清友 1950-2017:《誠品時光》誠品一萬天;座談:誠品的印象


吳清友 1950-2017

誠品的吳清友 先生過世了,很多讚美。從經營的價值觀看,他了不起。
吳先生是有品味的人,印象深的是他到英國會跟藝術經銷商說要買Henry Moore(1898-1986) 的作品。更重要的,他們的美學能落實、透展出去。
我以前是其供應商,接觸的,只是採購人員,多屬行政"交易" (譬如說台中某店有我十年前代賣的洋書,請我回收)。
然而,它也無意之間促成許多美事,譬如說,約1996年,我在台大店看到Administrative Behavior 第4版,興起我翻譯該書的"雄心",最美的事,跟作者Herbert Simon (1916-2001)有些電郵,如今在CMU的圖書館可以找到。.....
還有些小事,印象深,譬如說在臺大小福開書局,撐了2年,結束營業時,半賣半送。它也賣過簡體書、拍賣等等,花樣多。以前(約2004)台大店似乎開到晚上12點,我經常去當夜貓子。現在,英文書比較不令我眼亮,地下室的消毒味道需要戴防毒面具。
它是讓我開眼界的地方:台灣出版的新書,我可能只能買千分之一。
據說它在港、中都立了書店的標竿。這不容易。
一個人能在工作崗位過世,或許算是感人或幸運的事。
-----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4028

******
【漢清講堂】 心得分享與座談
日期:2017年8月5日(周末),10:00~ 13:00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電話:(02) 23650127
參與者:此次為Simon University 分享會,除報告者之外,還有:梁永安先生、蘇錦坤先生等人參與。請發信報名參加:hcsimonl@gmail.com
主題:
繆詠華:「巴黎地鐵人文藝術地圖」
張華:【中文註釋《愛麗絲》回娘家】(powerpoint 用原來舊金山用的英文本,中文口頭報告。)
座談:誠品的印象
鍾漢清:我所知道的品;供應商的故事;談幾本書,以The Artist in His Studio By Alexander Liberman (1912-99) 作引子、為主
****
謝謝孫教授的分享。"外人"很難知道1989年的誠品開在圓環旁; 現在的敦南店跟陳水扁有點緣分.....
這篇文章提到新書:
清友傳記《誠品時光》林靜宜著,台北:天下文化,2017。
我的批評如下:此書的彩照印刷、選樣都差,相形之下,定價有點偏高。

台灣的傳記還停留在"文學"階段,沒有印證 (譬如傳主"要"買Henry Moore雕塑故事,過去有2~3版本,本書的價碼是第3版本);沒有索引,沒有大事記或年譜.....。
當然,文字通順,作些註解 (杜十三
可能可以跟天下文化要稿費,《誠品時光》註解引用"超限".....),這只是起碼的要求。

功能介绍 财新文化隶属财新传媒,是获得“双认证”(媒体认证及原创认证)的公号,承载了财新周刊副刊及财新网文化频道最优质的内容,将带给您优秀的评论、深邃的思想以及隽永的文字。
MP.WEIXIN.QQ.COM



誠品時光(兩款封面,隨機出貨)





  誠品,不只是一間書店,
  更是一個空間,一個安頓身心的場所,
  千萬個心靈在此碰上千萬本書,撞擊出無限的能量。

  本書記錄誠品創立二十八年來的初心、挑戰、變革,與核心價值,
  以及在每個城市與市民相遇的過程,
  每一個誠品時光都珍貴,盼望與讀者分享。

  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二日,台北仁愛路圓環邊,一間質感高雅人文藝術專門書店——「誠品書店」開幕了。充滿優雅文藝氛圍的「誠品」一開幕,便造成台北文化圈轟動,文化人爭相走告。

  創辦人吳清友不到四十歲便白手起家,事業有成,財富豐盈,做到了世俗所謂的五子登科。但他並未因此滿足,反而開始自問:為什麼幸運的人會是自己?人生接下來還要拚博什麼?將來該何去何從?自己為何存在?

  為了追尋答案,他以書為師,閱讀哲學、心理學、宗教思想相關書籍。他自覺生命因閱讀獲益,書,是人類通往世界的天梯。

  在突如其來的大病一場之後,他終於明白,這是生命歸零後的全新旅程,一個生命因閱讀而不再失落,他想要窮盡己力,為生長的這塊土地播下閱讀的種子,分享人與生命、閱讀結合的價值觀。

  吳清友逐漸明白,古今中外的任何生命,一生中都會遭遇不同橫逆,人如果能夠因此洞悉生命,會發現這是一輩子的好因緣。吳清友的生命因而轉變,「誠品書店」也由此誕生…


目錄

序    誠品一萬天    吳清友

第一部 1988-2000在追尋與探索之間
1.    中年的追尋:我存在的意義
2.    活著:上天給了一帖藥
3.    在經典裡獨創節奏:在書與非書之間
4.    文化引路人:探索腳下的風土

第二部  2001-2010有一種閱讀,存在每人心中
5.    經營是哲學問題:「Benefit」與「Profit」
◆    誠品讀書節
6.    賠錢十五年的阿Q:你的所得就是你的付出
7.    缺與擴的兩難;水深才可渡輪
8.    面向世界的窗口:誠品信義旗艦店
◆    吳清友致同仁:將心比心的服務
9.    女兒的決心:浪漫與精明的平衡之
◆    女兒給父親的信
10.    永遠的belief:閱讀不能失落
◆    吳清友的自白:天空、閱讀與人生

第三部  2011-2017誠品的場所精神  
11.    輸出集體創作:誠品生活、誠品書店與城市文化的共創來自萬神廟的分享
12.    創意經濟的實平台:誠品生活松菸
13.    「文人古城」新光合作用:誠品生活蘇州
14.    由誠啟程
15.    活出自己的光



誠品一萬天


  一九八八年,我深覺自己的渺小,生命的無常,想追尋一處能讓身心安頓、心靈停泊之所在,將活了三十八年的生命歸零,創辦誠品,人生重新啟程。當年的我實在沒多想,心念也很單純,就是一個自覺生命因閱讀而不再失落的個體,想要窮盡己力,為生長的這塊土地播下人文、藝術、創意融入生活的種子,與誠品團隊一路走著,即將接近三十年。

  記憶的足音響起,我想起生命、想起愛,浮現時光洪流中的人事物,感念時代,感觸一切⋯⋯,家中大窗前的紗帽山、星空、雲朵依舊,但心境卻已大不相同!人生的多半時刻,我雖不愁苦,亦難感受喜悅。在挫折與煎熬之間磨練自己,經營誠品,我無法預知未來,但戰戰兢兢走在這條探索生命的道路上,忠實依著自己靈魂深處的悸動,摸索前進。

  人們都說我承受誠品賠錢十五年的重擔,但於我而言,既然下定了決心,就應誠懇面對自己的信念,就算在最艱苦時,也不輕言放棄。只是明白了自身的不自量力與無可救藥的樂觀,仍願意迎向諸多困境與挑戰,希望能把負面扭轉成正面。

  我是幸運的!因誠品充實了生命,過程中,有浪漫、有現實、有美好、也有苦澀、有天真、但也帶來覺知的驚喜⋯⋯。

  我對生命的傾訴,有幸引起共鳴,誠品成為社會集體創作,誠品假使有任何的精采,那完全因為是讀者與城市文化的共同造就。今日的誠品也從台灣的城市到了香港,及大陸,一九八八年的個人想願,在一萬多天之後,誠品因著土地滋養、當地文化、眾人祝願,持續走在「人文、藝術、創意、生活」多元面向的探索之路上。

  我也逐漸理解了上天給我這個創辦誠品的好因緣,是要我珍惜生命的每一種時刻。原來,人世間的喜樂是存於人跟土地的情感之間、人與人的誠心之間,以及人與自我的信念之間。一萬多天後的我,在心靈深處體會、感受著靜謐的喜悅。

  從誠品的第一天開始,我相信善,生命的真正所得是付出,就如大地的滋養是珍貴的、果實的奉獻是甜美的;我也相信愛,生命的本質是愛,愛是人類生命之中積極主動的正向力量;我相信美,心誠最美,每個生命與存在的事物皆擁有它們獨特的美麗;我更相信,人間因有大愛,天下才有大美,如哲人所言,如果我們都能疼惜腳下的風土,這個世界就沒有文化貧瘠與心靈荒蕪之處。

  在《誠品時光》與讀者相見的此刻,感謝光明的火光,更感謝為誠品點燈的貴人、同事、家人、朋友,以及每一位來到誠品的讀者。聚光燈雖然看似僅閃耀在少數人身上,然而,是無數無數努力不懈、辛勤耕耘的執燈人們,在暗處默默支持,有如繁星點點,照亮了我們的道路,我點滴在心,萬分感念!

吳清友
------

不以盈利為先的文化巨人——你如何評價吳清友和誠品?

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病逝,你喜歡他一手建立的誠品嗎?


7月18日,台灣傳來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因心臟病逝世的消息,享年68歲。

吳清友於1989年在台北創辦誠品書店。書店結合「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經營理念,開拓「複合式文化場域」的商業模式。廿多年來,誠品書店成為了台灣首屈一指的文化品牌,並在近年進入香港、中國市場。

吳清友逝世後,文化輿論界除了悼念這位改變華文書業風景的巨匠,不少聲音再次探討,誠品書店複合「書與非書」的經營模式在文化、商業上的影響。

在今年出版的首本品牌專書《誠品時光》中,吳清友透露當初創立誠品書店的理念,是希望創造一個能讓人安頓身心的場所。初期時期,誠品書店以寬敞空間、舒適環境、24小時營業改變書店的閱讀體驗,並結合咖啡館、文創精品、音樂和藝術來營造出文化場域。當年協助吳清友創辦誠品的廖美立表示,這種以閱讀帶動生活品味的實體書店,已經成為業界趨勢。

誠品其中一個為文化界津津樂道的特色,是書店成為了文化活動、交流的中心。90年代,由洛夫主持「詩的星期五」曾獲得熱烈迴響;臨近千禧,「誠品講堂」和「誠品電影院」推出,至今仍不斷舉行文藝活動,推廣經典書籍和電影,並讓作者、專家、文化界人士接觸更多觀眾。

在商業上,誠品書店一直虧損,至2004年才開始營利。誠品的經營一直融合書店及百貨商場,在書架之外,誠品亦銷售家具、生活類精品。2010年,「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從母公司脫胎而出,主要負責誠品業務內的房產、零售、餐飲、行旅等項目。已接手經營誠品書店的吳旻潔曾表示,會以「文化創意產業」思維主導誠品,強化品牌經營,發展綜合性業務。

近年針對誠品最大的質疑,是「商業」壓倒「人文」,書本成為生活精品、精緻餐飲的配襯。2012年,誠品在香港銅鑼灣開設首間海外分店,曾引起購書潮。然而,去年誠品首次公開「港人最愛五大單品」,除首位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外,其餘皆非書籍。2015年,誠品打入中國市場,於蘇州開店。但有評論指出,受限於中國大陸高壓的書籍審查制度,中國誠品店的選書「索然無味」,沒法呈現台灣自由、多樣的華文創作生態。



自解嚴以來,台灣的華文書市繁盛、多樣,文化和商業相輔相成。我們的撰稿人曾訪問台灣「讀書共和國」社長郭重興,於2002年創辦「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至今已發展出39個出版品牌。撰稿人林宜澐指,出版這事很難純以商業角度衡量,而郭重興的熱情很單純,就是相信書的力量,相信編輯和出版是社會重要的文化資產。從這角度說,台灣書市的領航人,也許都分享着類似的理想,亦懂得現實手腕,穿梭於商業和文化領域。




林懷民談吳清友


....

...「困頓的時候,我想:跟吳先生比起來,我的困難算什麽?只好繼續匍伏前進。」




從淡水雲門劇場離開,捷運上接到雲門創辦人林懷民傳來這句話。或許這就是猝逝的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留給台灣最珍貴的資產:無數被誠品啟迪的人們和一種精神。




吳清友比林懷民小三歲,但林懷民覺得他像大哥一樣,是他景仰的對象。外界覺得他們是相熟的好朋友,但林懷民說他們一年不過見面兩、三次。教養好的吳清友見面時總是西裝筆挺,常讓林懷民忍不住叫他把西裝脫掉。




傳統教養讓吳清友對自己有追求,而宗教信仰讓他對眾生有追求。林懷民怎麼看吳清友和誠品?以下是專訪摘要:




我幾乎忘了什麼時候第一次見到吳先生,我認識他之前是先認識誠品,我們是老文青嘛。


雲門1988年停了,誠品是1989年成立。他自己說的,因為雲門停了,所以他堅決要辦誠品。因為文化的事情必須要延續下去,而他本來就要做,只是大概是這件事讓他下定了決心。


我很佩服他、景仰他,他個子那麼高,而且基本上他像個哥哥一樣。他年紀當然比我小,但他個子那麼高,是大老闆,做了很多事,我做雲門這樣幾十人的小團,都已經團團轉,而他可以做那些呼風喚雨的事情。


我覺得辦誠品幾乎是他的信仰,他本來就是很會賺錢的人,還沒弄誠品的時候身家大概十億,所以如果他要賺錢,我認為方法是非常多的。但他就是要辦一個有氣質、有品味的書店,碰到困難也必須做,所以這是一種信仰,而整個事情,我甚至覺得是一種「苦修」。他每次出來都是西裝筆挺、紳士、大方,你看不到他的焦慮。有時候他找我去,我忍不住會說「你西裝脫掉啦!(台語)」。


他待人總是非常客氣,從來不會讓你感覺到他有什麼不安。他也不會跟我討論什麼誠品經營困難,他只關心我這邊有什麼經營困難,哈哈。有時候他會捐錢給雲門,我就跟他說你自己這麼多事!有一陣子誠品不賺錢,又要弄信義店,那是大錢,我就說你都要用大錢,不要再給了,但他還是會定期的捐錢。


他很有趣,管很多事,比如說像他看到蔡國強(中國大陸藝術家)來台灣,他就一定要湊成我們倆合作。他跟我介紹蔡國強,說來了要見面。後來蔡國強邀我去北京做奧運開幕,我說我沒有空,但我問他你要不要留下來幫我做個作品。當時吳先生不在場,他知道了後立刻找我們吃飯,怕蔡國強飛走、事情不成。所以後來我跟蔡國強合作了《風.影》。


他一天到晚在弄閱讀這些東西,後來經營一些非書的行業,可是沒有那些就不能去供養書店。以誠品信義店來講,沒有其他那些東西,他就沒有辦法供養那兩層樓的書店,可那書店是多麽驚人,你有那個環境可以閱讀,你要什麼書幾乎通通都能找到。所以他曾經在大陸講過一句話,他說:「沒有商業,誠品活不下去;沒有文化,誠品也不想活。」這句話道盡一切。


我要扯開來講,誠品作為文化地標,作為國際注目、兩岸華人世界的一個備受尊重的文化企業,但是我想有個事情是,到最後這是什麼?公司叫誠品生活,到最後是真的落實到生活裡面。


誠品1989年成立,剛好是解嚴那年,以及台灣錢淹腳目的時候,是那個時代,那是整個華人第一次具備中產階級雛形的時代。你看那時候,同時是股票萬點、大家樂、電子花車流行,都是那個時代的事。但是我們有了中產階級的雛形,有那樣的經濟,卻沒有那樣的品味。


誠品的出現等於是,提供了一種美學的也好、生活的也好,一種品味的啟迪。


那些拿XO乾杯的人,不一定會到誠品,但他的孩子會到誠品。等於是兩代人吧,誠品快三十年了,差不多,兩代甚至三代,更不要說我很多朋友,他們週末時候做什麼?把小孩丟在誠品,誠品敦南店兒童讀物區那裡,50坪耶。這些東西都是耳濡目染,在那個精緻的環境。你要知道,這是台灣人第一次走進這樣子的地方,除了誠品,你什麼地方看得到這些精緻?那要在五星級飯店,但一般人不敢去,因為那不是一般人的生活範圍。


而這樣的影響力有多大?誠品最多時,有50家連鎖店,從斗六到台東都有。裡面的環境、氛圍,我們說美學吧,或生活的品味,慢慢在那邊形成,特別是年輕人在那邊學到了這些。誠品很有趣,它不只是硬體做得好,你看他的服務、銷售人員,也跟別地方不太一樣。你去看敦南店,一批帥哥美女,就是很有型的。


誠品的出現,第二個作用是開拓視野。就是在解嚴後的那個空間裡面,所有的書都出現了,以前上不了架的、地下的、左派的書、女性議題、性別議題,什麼東西都出來了,你自己決定要看什麼,古今中外都在那裡,那是知識大爆炸提供的一個可能性。當然,那時社會也準備好了,比如說政治解嚴、經濟起飛,可若誠品沒有在那裡的話,今天台灣可能就不一樣。


今天大家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覺得誠品有它相當的貢獻。因為這也是耳濡目染,現在各種商店開了,也讓人會更有要求。就是這些誠品的quality的影響,誠品誠品,那個品質品味,那個「品」,是我們以前普羅社會不大講究的,所以它的影響是驚人的,除了說是台灣的驕傲、是文化地標,也是非常感動人的。


再來,誠品永遠走在時代潮流上。誠品一開始吳先生有他的夢想跟浪漫,但他用年輕人。年輕人去做策劃、設計這些東西,像是各種活動、出版誠品好讀,所以誠品能永遠跟年輕人在一起。而且他所用的建築師,姚仁喜、簡學義、陳瑞憲等等,當時都是年輕人,當時他們都還沒那麼紅,因為用了年輕人,就反映了年輕世代的品味。


我到誠品蘇州店參加開幕的那天,真的覺得很驕傲。姚仁喜設計的樓梯,一進去就是嚇死人,格局是嚇人的。開幕那幾天,附近的年輕人全部出動,他們的各種髮型、衣服通通上街,那邊的人告訴我說,我們自己都不曉得我們有這麼多、這麼潮的年輕人,通通冒出來。那時候我想起台灣的90年代,他們也對新事物嚮往,對知識渴望。


誠品是透過包裝來誘導閱讀,成績斐然。吳先生講過一句話我很喜歡,「希望這些來來往往的人能夠在誠品得到生命的啟發」。這句話很有趣,你在書店看到什麼、摸到什麼書,是有意義的,而且我們有時候去書店,事實上是帶著問題、帶著渴望去的,有時是去買哈利波特,有時候就是去晃晃。他把閱讀變成一個時尚,今天老實講你不透過商業經營,是沒有辦法達到這種效果的,誠品做的是一個嚇人的事情,當然吳先生和他的團隊是嘔心瀝血。


吳先生他是很龜毛的人,從平時來往,就知道他對所有事情、對自己的要求,他怎麼behave、怎麼講話,都可以知道他對自己的要求。每次看他上台講話,稿子大概已經改了一萬次,我希望我們官員也這樣,他做事就是做到極致去了。


他老是說他的書店希望讓人能夠安頓下來,那個安頓有一個是physical的,你人如何坐下來讀書,信義誠品是真的嚇死人,那裡可以窩下來的地方真多啊,可是我還是喜歡敦南店,大概跟早期有關係,那個牆角就這樣一個一個,在半夜真的是奇觀嘛。

吳先生的這些思考、執行,我覺得是非常驚人的。基於他的健康狀況,基於他的佛教思想,他真的是當作是一個修行,這整件事情是他的修行。


我覺得,天啊!他走了,他最後作品剛好完成(誠品R79地下書街),一本書(《誠品時光》)也留下來,死在崗位上,在誠品(辦公室),而不是在香港的馬路上或上海的什麼地方。想一想非常惋惜,但我覺得他真的是很圓滿的人生,有奮鬥、有成功,影響了很多人,很positive,我們都是誠品的粉絲吧。

下面我想談一下Mercy(吳清友女兒吳旻潔),我覺得吳旻潔女士是一個偉大的角色,這麼年輕、這麼冷靜、這麼穩健、這麼熱情。她爸爸的熱情是外顯的,她的熱情是在裡面,很浪漫很浪漫。

她是個很可愛的女孩子,她做的事情是讓人抬頭挺胸的,吳先生永遠在講浪漫,所以賠錢賠很多年,「可以浪漫但不一定要賠那麼多年」,我是這樣跟他講。他最後有一個殺手鐧就是關掉不賺錢的書店,並且走向複合式經營。

吳先生會覺得,關掉了書店小孩子要讀什麼,但我覺得旻潔就會說先關掉,有能力的時候再做好,比較腳踏實地。

有人說她會用誠品的品牌去變成百貨公司?我覺得不會,吳旻潔爸爸是個傳奇的人,旻潔是安安靜靜去創造另外一個傳奇,也許在21世紀在網路發達、實體書店飽受威脅的狀況下,她仍然能讓紙本的芬芳持續下去,這就是誠品嘛。

這兩天我想起來我考高中的時候,我十四歲寫小說,文青fu大發,我就會一天到晚去租書店,那是一個退伍軍人開的,很破爛的地方,一本書幾毛錢,我一天可以看20本武俠小說,坐在那邊看。一直等到租書店老闆說,林懷民啊,你就要考聯考了,你不要再來,考完以後你來一週都不收你的錢。

那是我那個時代的我,我在青春期的時候,一樣有苦悶,而今天的誠品對這些年輕人是不一樣的,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吳先生私底下,是很客氣的一個人,那是古早台灣人的客氣。就是傳統上大家應接的禮數很足,完全台灣人的傳統,台灣人的禮數是很清楚的,就在他身上。吃飯的時候,我都說你西裝脫掉吧?他才會脫掉西裝。他都懷民兄懷民兄這樣叫我,渾身的教養。


基本上我從他身上學了很多,看他的堅持、他怎麼做事,而他走了,對他有一種感念,我講過,可以沒有雲門可是不能沒有誠品,因為誠品是經年累月站在那邊,而且在各個地方。雲門是這樣演,我們當然有reach數以萬計的觀眾,但跟誠品不一樣,那是長期的、細水長流的、每天都在的,龍應台說得很好啊,靜水流深,真的是這樣。


到最後誠品不是一個building、不是一個書店,不是一個賣東西的地方,到最後是沈澱到很少人沒有被感染到的那個東西。它是很多人在各方面啟蒙的店,從你發現一本書,到買一個很帥的瑞士刀,你開始對很多事情有要求,慢慢就是對自己有要求,那個東西是不容易的。


你要知道Eslite(誠品英文名),是elite菁英的古法文,他期待自己做一個精英,期待給社會菁英的品味,很有趣。我覺得這個從台南馬沙溝出來的小孩真是了不起。


台灣這個社會有一種好的品質,你看看齊柏林,也是一位司機跟賣菜婦人的小孩,當然你要講誠品不能不講到童子賢(誠品大股東、和碩董事長)。那年我們跟蔡國強做《風.影》,在演出前我們派一個人,裝翅膀到國家戲劇院的琉璃瓦屋頂飄揚,從下往上面看好漂亮。童子賢告訴我,他說琉璃瓦有一部分是他安上去的。他在台北工專讀書的時候暑假打工,就是去做工人,他小時候是在花蓮瑞穗街上賣冰淇淋的。


你看台灣有這麼多出身平凡、但卻願意往前衝的人。我經常跟吳先生說,你也稍微停一下。那時他說要去信義路開大店,我就快要擔心得瘋了,可是最後人家就是做得出來。創業在每個時代都是難的,可是吳清友讓我們感覺到,你要相信,你要相信你相信的,你要相信你的付出,有時候付出並不等於利益,可是你做過了,那個價值會如何豐厚你的生命,所以你可以繼續走下去。


我想,有四個字形容吳先生吧,利益眾生。


他就是從家裡教養到宗教信仰,「利益眾生」這個事情,透過閱讀、企業的操作,他是個傳奇,了不起的一個人。

------
財訊
【吳清友:不論做任何事,都要先成為一個好人】
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昨(18)日病逝北醫,享壽68歲。醫師證實,吳清友今晚到院前已無心跳、血壓,經急救仍不治。誠品發出重大訊息聲明,董事長吳清友辭世,會擇日開臨時董事會推舉董事長。
雖然吳清友辭世,但他留下書香文化,以及經典名言等最有價值的「遺產」給社會大眾,令人懷念。
#吳清友 #誠品 #eslite



做個「人」和做個「生意人」是一樣的,你不能說,當一個人要講誠信,當…
WEALTH.COM.TW








「要淬鍊的不是事業的經營,要淬鍊的是心性,因為KPI很容易比較,但DNA很難追尋」- 吳清友






清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吳清友
吳清友(1950年10月-2017.7.18),臺南縣將軍鄉馬沙溝人,誠品書店的創辦人。 目录. [隐藏]. 1 早年; 2 創建誠品書店; 3 媒體關注; 4 參考資料. 早年[编辑]. 吳清友台南高工機械 ...

----


〈業主與建築師的誠信相契--訪《誠品中山店》吳清友〉
《雅砌》月刊7號 / 1990年7月
採訪‧紀錄‧攝影 / 吳光庭‧李清志‧鄧惠恩

採訪節錄:
  「吳清友:許多外國人到臺灣都會問:這(誠品中山店)是臺灣建築師設計的嗎?我覺得臺灣許多年輕的設計者只是沒有機會,沒有舞臺來展現。今天並非簡學義多出名,我才與他合作,乃是因他的觀念,價值系統,不是只為錢,而對建築有理想以及對人有關懷。業主應該把焦點轉移到一些年輕有抱負的建築師身上,而不是只注意某些著名的建築師,好讓許多懷抱理想的建築師也有機會。建築師本身也需要有使命感,才能得到業主的肯定,雖然在完成理想的過程中,需要經過不斷的協商、開會與解決問題,但這一切也正好幫助建築師本身的成長,得益處的也是建築師自己。
  在合作過程中雖時有爭執,但卻應在彼此信任的情況下,培養默契,各自扮演好建築師和業主的角色。所以業主和建築師都不能太短視。業主不應該把焦點只放在今日的建築名家身上,而應放在建築未來的名家身上

  吳光庭:世界性的建築出版雜誌Rizzoli已將焦點轉移至非成名的建築師,而且開始在世界各地發掘新一代,有潛力的建築師。

  吳清友:誠品書店也希望有這樣的機會和作法,去替一些有潛力的建築師出作品集。這在商業的策略上也是正確的,因為名家的作品已有太多人出版;如何去挖掘、耕耘新人,使市場更擴大,並去了解世界性年輕建築師的需要,並給予肯定,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採訪時吳清友時年40歲
27年過去
臺灣建築界從業主的歧視到建築師的焦慮
關係沒有多大改變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