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宋漢章 (筆名「季予」); Arthur Rubinstein ,超级明星小提琴家大卫·葛瑞特

Arthur Rubinstein ,超级明星小提琴家大卫·葛瑞特
Arthur Rubinstein was a Polish American classical pianist. He received international acclaim for his performances of the music written by a variety of composers and many regard him as the greatest Chopin interpreter of his time. Wikipedia
BornJanuary 28, 1887, Łódź, Poland
DiedDecember 20, 1982, Geneva, Switzerland
SpouseAniela Rubinstein (m. 1932–1982)

I have found that if you love life, life will love you back.
Of course there is no formula for success except perhaps an unconditional acceptance of life and what it brings.
Love life and life will love you back. Love people and they will love you back.


In celebration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Day in Poland, we invite you to enjoy Arthur Rubenstein's performance of Frédéric Chopin's "Heroic Polonaise".



Arthur Rubinstein plays Chopin. Polonaise in Ab Major,…
YOUTUBE.COM



這種訪問相當多

文学艺术 | 2009.08.16

近距离接触超级明星小提琴家大卫·葛瑞特

他的音乐会令人疯狂,他那摇滚明星的穿着打扮,又让人兴奋地忘记了他作为古典音乐小提琴演奏家所占有的份量。在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中游刃有余的大卫·葛瑞 特(David Garrett),让当今许多音乐家艳羡不已。他的粉丝包罗了各年龄段和涉及各种音乐门类的音乐爱好者。德国之声记者Claus Fischer近距离领略了这位天之骄子的迷人丰采:

大卫·葛瑞特是位不折不扣的超级明星,但他不是在私人电视台音乐比赛这类节目被发掘的明星。他的成功之路非常传统,就是没完没了的苦练:为 了学习小提琴-他埋头苦练,为了第一次登台-还是苦练,为了出第一张CD光盘他继续苦练。苦练、苦练、再苦练,就这样铺就了他成功的道路。今天的他,声名 远扬,无论走在柏林、科隆还是法兰克福的大街上,想不被认出已经不可能。葛瑞特说:
"当然我认识了不少慕名而来的人,他们围绕在我的身边。不过我也知道,如果哪天我不再叫座,这些人恐怕就会离我而去了。因此我更看重那些在我成名之前结交的朋友,他们跟我交往,看重的是我的人品。" 大卫·葛瑞特2007年在德国之声电视节目中亮相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大卫·葛瑞特2007年在德国之声电视节目中亮相
看起来,大卫·葛瑞特并没有被成功冲昏了头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德美混血儿同站在舞台上一样,显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实可信。
修长、挺拔的大卫.葛瑞特,一头及肩的金发和一小撮山羊胡,肩膀上刺了青,他CD光碟中的形象和音乐会的登台演出,主要吸引了12到20岁的女性乐迷,他的古典乐曲演奏,让年轻女孩儿们如醉如痴。那么,他是不是将演奏古典音乐视为一种自身的使命呢?葛瑞特回答说:
"要说是神圣的使命就有些夸张了,这样说有点宗教的味道,我不喜欢用这种方法。„ 大卫·葛瑞特2008年在德国之声电视节目EUROMAXX中亮相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大卫·葛瑞特2008年在德国之声电视节目EUROMAXX中亮相
然而,他拉奏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就是希望解除年轻人的迟疑,尽可能多地将他们吸引进音乐大厅吗?
"也许可以这么说吧,我希望传达给前来聆听古典音乐的年轻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不让他们感到吃力、乏味。我认为,古典音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受到了不小 的排挤,已经与现实生活脱节。电视台不制作古典音乐节目,电台也不播放古典音乐。因此,我们必须制造机会,好让人们理所当然、毫不勉强地来到音乐厅里。"
1981年,大卫·葛瑞特在德国的亚琛市出生,他的父亲是一名德国律师,同时也是小提琴业余爱好者,母亲是美国芭蕾舞演员。因此,他从小沉浸在两种文化的氛围中。葛瑞特说:
"对于我来说,无论德国还是美国,都是我的家,没有什么区别。我喜欢在这两个国家之间飞来飞去。值得庆幸的是,我现在的职业也允许我这样做。" 大卫·葛瑞特2009年4月在西班牙马略卡岛演出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大卫·葛瑞特2009年4月在西班牙马略卡岛演出
1995年,年仅13岁的大卫·葛瑞特就被星探"发现":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同他一起灌制了小提琴独奏曲和莫扎特的协奏曲。当年录制的这张光碟封面上,可以看到一个留着小分头,身穿深色西装,显得有点不很自在的男孩子。
"当时还都是别人说了算,现在我自己已经懂行,可以表达意见说,我喜欢这样,我想要那样。这也让我工作起来更加快乐。"
摆脱强加于身的"神童"形象后,大卫·葛瑞特积极投身到流行音乐中:他自己改编登台演出的乐曲,比如迈克·杰克逊的歌曲;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自己作曲,优游于古典和流行音乐之中,博采各家所长。谈到他喜欢的音乐家和乐队时,他说:
"古典音乐中,从小提琴家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到指挥家托斯卡尼尼(Toscanini)以及钢琴家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等。在流行音乐方面当然是平克·弗洛伊德乐队(Pink Floyd),吉米·亨德里克斯(Jimmy Hendrix)和泽帕林乐队(Zeppelin)了,更新的还有青葱岁月(Green Day)和缪斯(Muse)乐队等等。" 大卫·葛瑞特2009年1月在柏林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大卫·葛瑞特2009年1月在柏林
近几个月来,大卫·葛瑞特几乎无休止地忙于巡回演出,赶场之间的业余时间十分有限。尽管如此,他还是喜欢在闲暇之余,静静地欣赏音乐光盘。他说:
"我超爱听音乐光盘,遗憾的是没有专为小提琴谱写的作品,或许拉赫马尼诺夫(Rachmaninow)是个不错的主意。我是个晚期浪漫主义迷,特别喜欢柴可夫斯基和拉赫马尼诺夫等人的作品。我想,这种音乐要素就流动在我的血液里,一种充满了无以言表的激情的音乐。"
最后记者还想知道,大卫·葛瑞特最喜欢在哪里看到自己的照片?是刊登在青年人的流行刊物上,还是在传统音乐会的专业杂志上?
"都喜欢,因为今天这两类刊物都非常重要。如果能够获得这两类刊物的青睐,那么就说明,你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作者:Claus Fischer/韩明芳
责编:谢菲
從上海十里洋場,來到新店烏來山區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9%99%B3%E6%96%87%E7%99%BC/%E5%BE%9E%E4%B8%8A%E6%B5%B7%E5%8D%81%E9%87%8C%E6%B4%8B%E5%A0%B4%E4%BE%86%E5%88%B0%E6%96%B0%E5%BA%97%E7%83%8F%E4%BE%86%E5%B1%B1%E5%8D%80/1789264424441418/


.......萬茲先離開茶場後,宋濤接任場長,他的夫人是蔣經國的堂妹蔣元翠,生有四個男孩,老三宋漢章跟著他父親進山來,那時他初中畢業,剛進新店文山中學高中部就讀,他成長於奉化,能說一口流利的寧波話,他在初中階段已開始發表散文小品,這時夏菁從台北調來茶場當業務課長,夏菁見宋漢章也喜好新詩,於是給他取了個筆名「季予」,之後我和季予在夏菁的鼓勵引導下,開始在各報刊雜誌上發表詩作。此時我也開始參與詩壇活動,由紀弦、覃子豪介紹,加入中國文藝協會及青年寫作協會。與詩友秦嶺、秦松父子、季予、吳望堯、丁穎、寒星等人組成「明天藝文社」發行油印《明日詩訊》,加入紀弦發起的「現代派」。不久新任長官對我這前朝人馬有所顧忌,先挑選我進「林業人員訓練班」受訓,結訓後再派到深山裡的阿玉(泰雅族語Ageku,茅草的意思),光復後改名為孝義,由茶務轉林務,在孝義、信賢一帶從事材積調查、伐木、造林監工。......


.....夏菁的第一本詩集《靜靜的林間》與我和季予合著第一本詩集《鄉旅散曲》裡面我的作品,大都是這時期在森林裡寫成。.....


麥穗與季予,自費合出的第一本詩集《鄉旅散曲》,1954年由台中「藝聲出版社」出版,封面由知名主持人包國良繪製。



因台中印刷較台北便宜,11月《鄉旅散曲》由台中「藝聲出版社」出版。
我拿到書後,簡直慘不忍睹,編排拙劣、錯字連連、紙張粗糙,季予他大哥雖有良好關係,也無法將此書編入勞軍讀物,他抱著詩集到重慶南路的書店,一家家去寄售,也想盡方法找中南部的書商代銷,不久他考取東海大學第一屆政治系,離開台北前,拿一張書店寄售清單給我,我在深山裡,沒時間一家家去結算,後來也沒將那些詩集收回來。他一頁頁往下翻,停在26頁說:往下之後都是情詩,末子是我太太的日本名字,〈給末子詩〉、〈幽谷百合〉是我初次見到她時寫的,那時還沒開始談戀愛,往下的〈愛情〉、〈秋天的花〉、〈初吻〉、〈浮雲〉是談戀愛後寫的。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