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川瀨健一『台湾映画』(2018)『東洋医療体術』、森 龍吉、司馬遼太郎;張毅



2018.3.15 ロータリークラブ(扶輪社)で講演終了。


東洋医療体術: 自分でできる東洋医学



雖然輪到Kawase先生請客,我還是帶他去山外書店附近的燒臘店。沒看過這樣享受"廣州炒麵"的:每一口都細心品嘗。真便宜,這道在x華是380元,小費另計。
一起在樹下聊天。聊日本人都以為他有錢:每年可以在台北住4個月。因為他是某旅社的二十年房客,有特價優惠。
對於守法的日本人,台灣有許多優點:好客啦、可以講價錢啦(可惜他常不好意思開口)、種種優惠啦 (將2G手機換4G的,贈送300元、年長者坐車免費/半價......)、合作刊登(他出版【台灣電影】年刊(日文),每年常有導演訪談,如2017年的魏德聖,訪問錄音有人整理、翻譯,他用日文版,中文版的稿費當"翻譯費"......)、做事彈性:他換鏡框,約好8點取貨,我說7點40就可去取貨,他一臉不可思議。取完鏡框後,我問店員,他自己戴的鏡框有意思,店員取下它表演特殊功能,說是日本製的,Kawase先生的,則是台灣製的。他說,沒關係,台灣製品很進步了.....

2018.4.4
4日傍晚與川瀨先生見面。他這次來台碰到清明假期,原先有點慌,怕台北的朋友都走光了。
見面時,指定茶,因為今天跟朋友喝過4杯咖啡了。
我今天關心"令人懷念的老師",所以問他此主題。
他選的是森 龍吉教授,根據Wikipedia


森 龍吉(森 竜吉、もり りゅうきち、1916年2月3日[1]-1980年3月22日[2])は、仏教史学者。
三重県出身。龍谷大学文学部社会学科卒。夕刊京都新聞の記者をしていてレッドパージにあう。平安女学院大学助教授、龍谷大学経済学部教授[3]浄土真宗の歴史を研究した。
目次
1
  [非表示
著書[編集]
  • 『日本仏教論』日本社 学生叢書 文化科学編 1947
  • 親鸞 その思想史』三一新書 1961
  • 『生きるための仏教』至誠堂新書 1966
  • 『ことわざの知恵 仏教のこころ』春秋社 1968
  • 『親鸞随想 その精神と風土』三一書房 1972
  • 『親鸞 その思想史』三一新書 1973
  • 『ふるさとの軌跡 その崩壊と蘇生をさぐる』世界政治経済研究所 1976
  • 蓮如』講談社現代新書 1979
  • 『森龍吉著作選集 森龍吉・人と思想』川瀬健一編 東洋思想研究所 1982
共編著



森 龍吉教授過世之後,龍谷大学経済学部和川瀬健一 ( 東洋思想研究所)都有悼念專輯 。不過,川瀨健一先生編得更充實,因為有許多森 龍吉的舊識名人助陣,譬如說,川瀨先生到司馬遼太郎家訪問4小時,大報紙的專門記者都不敢相信:司馬遼太郎先生如此慷慨給時間。(以後,司馬遼太郎還賜川瀬健一編的 《東洋思想研究》3篇文章)。森 龍吉和司馬遼太郎先生記者時認識,之後,司馬遼太郎也常到龍谷大学找資料。.......

---

司馬遼太郎氏(しば りょうたろう),1923 年87-1996 212 ),作品以日前戰國、明治維新人物、中國古史故事等著名。台灣翻譯:『台灣紀行』(這本台灣人知其真情,雖然是數十本世界紀游之作之一。可以參考他在知本溫泉大飯店對於老闆說明為什麼桌上擺塑膠花不上流)、《楚漢雙雄爭霸史》(原譯名《項羽對劉邦》最老牌)、『豐臣秀吉』、《德川幕府英雄傳》(武陵),《宛如飛翔》,『花神』、『橪燒的劍』、『新選組風雲』、『最後的將軍』、『真說宮本武藏』、『德川家康』、『 "戰神源義經』、『風神之門"』、『忍忍者影法師』、『大盜禪師』、《坂本龍馬》"「司馬遼太郎是日本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生前最後與李登輝惺惺相惜。李氏訪日特別安排前往司馬遼太郎墓前致意,夫人李曾文惠女士也以行動崇仰這位日本哲人,她寫下意境深邃的日本短歌獻給故友;內容是「在彼岸柔和的眼神,如今猶然,守望著台灣國的和平」,雖只有短短三十一個字( 日文),卻隱含對故人的無限思念。 ……」(故友曾文惠贈歌司馬遼太郎遺孀 ◎鄒麗泳 台灣時報,2005-01-03 )李氏は「家族旅行」の締めくくりとして同日午前訪問した西本願寺大谷本廟(京都市東山区)にある小説家、故司馬遼太郎氏の墓前で、報道陣に「わたしの日本訪問はこれで終わります」などと日本語であいさつ文を読み上げ、日本政府の対応などに感謝の意を表した。
*****
「司馬遼太郎記念館」(東大阪市)設計者:安藤忠雄 ,再設計其作品主角之記念館:松山市長「司馬さんのメッセージを」--「坂の上の雲」記念館起工式 /愛媛






--

談"代理人"的問題。

*****
晚餐在八方吃。川瀨健一照了3張食物照。
我問 『台湾映画』(2018)的interview 找誰?
時,經OAFF 2018 大會安排到張毅住的 Hotel 去訪問的過程故事。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崎嶇不平之路
跟著司馬遼太郎遊臺灣
【司馬遼太郎紀念專輯】司馬遼太郎在其逝世前兩年完成的『台灣紀行』,側重透過實地的社會觀察,日本語世代的口述歷史與塵封的政治受難者的記憶,以及當時新出爐的台灣史研究,企圖拼湊出較為完整的台灣理解。
台灣島上的人們,是否如同這位文學巨擘曾經期許地邁向了理想之路,而那夢想園地又生著甚麼⋯⋯
更多
 工商時報
張毅明年重返電影圈?琉璃工房執行長張毅每天除了緊盯各地藝廊銷售狀況,還要看a-hha Studio每日進度,「對我來說,虛擬世界是真實世界想像力的很大出口。」張毅透露,他導演的首支動畫片「黑屁股」,明年3、4月有望完成上院線播出!
30年前,導演張毅與女星楊惠姍,一同離開電影圈,共創亞洲首個琉璃藝術工作室引起轟動,外界不知道的是,張毅這10幾年來還鍾情於動畫,在2006年成立a-hha,他也與過世的知名導演楊德昌曾在上海一起探索動畫,楊德昌做清明上河圖、張毅則做有關狗的動畫片「黑屁股」。
若問動畫為什麼讓他們著迷?張毅直言,做動畫可以不跟人接觸,是一種逃避的方法,但更動人的是,許多真實世界做不到的事,動畫都可以辦到。
尤其是當他被琉璃壓得喘不過氣時,動畫更成了想像力的出口,因為做琉璃創作投入成本高,且有很多拘束;可是動畫投資大,一旦投入就等於燒錢,如何讓每件事在控制成本下完成是最大問題,他曾在台北、上海、崑山組了100多人團隊,一個月要發出120萬人民幣薪水,簡直要他的命,目前已將團隊降至5、6人,專注在這支4段式動畫電影「黑屁股」。
不管是琉璃或動畫,還是張毅與楊惠姍今年嘗試用紙漿創作話題雞,都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企圖用更靈活的素材發聲,想傳達的故事無非跟這個時代和社會有關,且許多創作以動物為題。
張毅說,看到動物除了產生憐愛之心,更看到動物生命的短暫,以及背後引申的無常與無奈、悲欣交集,琉璃的本質脆弱,就是無常,懂得無常後,就不要被相拘泥困惑。
近年琉璃工房許多創作從佛教出發,張毅透露,因為他們發現佛教談生死、無常,許多既成智慧很容易經過詮釋讓世界聽懂,這或許可以成為琉璃工房超越中華文化被更多人了解的關鍵。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